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骞和郭垣的脑袋,京兆尹也在他府上作客,倒是省了我一番手脚,当即随手杀了,以血书了三人罪状,连人头挂在了定鼎门上。”

    李岩道:“这才痛快!”张大通也在旁边击节而叹。

    于九音道:“户部侍郎c京兆尹一夜陨命,悬首城门,皇帝大发雷霆之怒,最后派出了军中第一高手杨烨来捉拿我。杨烨要尽臣子之忠,又要全朋友之义,最终只能是一场大战。那次杨烨没有留手,我输了他一招,他也没有拿我回去复命,只说我落荒而逃,立誓不会再回天都,也算是有个交代。此后我虽与他数度相见,却再也没有进过天都城门。谁知我数年后再回天都,便是亲见他死守紫微宫,被人围攻,力竭而死。”说完喟然长叹,显是忆起旧友。古人常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杨烨和于九音应当就是后面一种吧。李岩见于九音陷于往事,虽有心问个中细节,想了想,还是住口静听下去。

    于九音续道:“我在天都做下这般大事,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只知道若不如此,便抚不平胸中之气。当时只想,侠以武犯禁,若是这禁能禁得天下之恶,又何必有侠,若是这禁只能助长天下之恶,便是犯了又何妨!”话锋一转,又道:“我一直便知,这天下不平,靠侠义是永远不能扫平的,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秩序,一个能够惩恶扬善的秩序。这样的秩序也许存在我们心中,那便是道德,它约束我们不会去作恶;也许是执掌在有力量的人手中,那便是律法,它威慑人不去作恶。真有这样的秩序存在的话,便不需要我等自命侠义之辈了,那时我不会失落,只会高兴,高兴这世上再也不会有无辜受罪的善人,也不会有纵情作恶的恶人,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平之事。后来杨烨传讯给我,说自我在天都做下那般大事之后,京城中一众纨绔也收敛了很多,不复往日之嚣张跋扈,肆无忌惮。以至于后来我面对世间不平之时,即便有艰难险阻,却从未退缩。”

    接着于于九音向李岩道:“掌门师兄为你取名为“青崖”,“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是掌门师兄对你的期望,你若能潜心修行,不沾染尘世,以你的资质,未来便是传了你掌门之位也无不可,这是师兄亲口对我说的。”

    李岩一惊,道:“弟子何德何能,能成为师父的不肖弟子已是侥幸”于九音打断他说话,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未来凌云需要一个不沾尘俗的掌门之人,你若是肯抛下世俗繁华,其它不用担心。你不必着急答我,仔细思量后再做决定。”张大通听得两人对话,已经惊呆了。

    接下来的几日,李岩心神一直不能宁定。他身世单纯,并无太多俗世尘缘牵连,凌云又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派,九嶷真人c于九音又是世间一等一的高手,若能在凌云山习武终老,乃至成一派之首,实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只是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头缠绕。师父的话语,掌门的期望,成为一切思想混乱的源头。

    这一日李岩在后山打坐习练“负天绝云”,内力从督脉诸穴起,沿顶心“百会”至任脉诸穴,再经“会阴”c“尾闾”至督脉回归“灵台”,每运转一次周天,便觉丹田气海中的内力更深厚一分,待得丹田之气充盈,内力真气便可藏于任督诸穴及关联的六阴c六阳诸穴。只是当真气运至“膻中”之时,忽地真气胡乱奔走,难以控制。“负天绝云”本为绝顶内功心法,打坐修炼之时不惧外邪入侵,便是有老虎狮子等猛兽也未必有所影响,此刻气血翻涌,真气失控,实是心绪不定之故。好在张大通见他近来思绪不宁,每见他修炼内功便在附近练刀习武,顺带看护于他,当下连忙上前以内力助他疏导真气,良久才将所有散乱真气收归丹田,二人都累出一身臭汗。

    歇息片刻,张大通才道:“我看你近来精神恍惚,这内力不修也罢,不进反退了呢。”李岩只是摇头不语。张大通自幼与他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