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王流天初登王位时,一直忙于控制朝局,以免生发动乱,还时时忧心于储君之事,等他终于有精力处理梁国政务之时,才猛然发现梁国的境地是如何的艰险。
国家常年处于战备状态,梁国境内已濒临崩溃状态,国人仅仅能够裹腹,一旦发生大规模灾荒,将有无数人冻饿而死,更多的人势必将成为流民,流窜到梁国各地,留下动乱的隐患。梁王流天看着李望之和施健的上书,忧虑地说道:“总结一句话就是,梁国很有可能亡于内,面对齐国不战自溃。”
施健小声地说道:“要是不及时采取措施,恐怕是这样的。”
梁王流天抬头看向李望之:“先生有何高见。”
“我一心想要尽忠于大梁朝堂之上,就是看清了大梁不得不变的困境,我投靠于大王麾下,就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在明主治下对梁国进行变法,只可惜一直没能找到机会,现在等到了,我却没有了心力,但梁国的出路,必然是革新除旧,,这样或可夺一条出路。”
“先生可有变法人选?”
“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变法强臣可遇不可求啊!如果大王真想求变,可以派人到梁国各地遍访贤士,或许有所收获。”
梁王流天略一沉吟,缓缓地说道:“这件事让流玄去做吧!求贤心要诚,让他亲自去找。”
施健c李望之俱是一惊,“大王的意思是?”
“变法必然要触及他人的利益,因而变法之路将是大艰大险,且不论两位是否还有心力撑持变法,单就我而言,恐怕不能成为变法的坚强后盾,一旦不测,变法中断不说,还有可能引起梁国动荡,到时梁国的处境恐怕更加危险。”
李望之c施健都沉默不语,将来的变法大臣是谁的人,那么谁将主导未来的梁国。梁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百年之后,由三公子流玄来继位,实现梁国复兴的大业。他们早已想到这个结果,但依旧是唏嘘不已,或许是为梁王流天感到惋惜,亦或许是感叹造化弄人,身负才学又逢乱世却不能建功立业,让人如何甘心。
流玄进宫了,拜见了大哥之后,梁王流天让所有人出去,留他们两个人单独说话。
“大哥身体还好?”
“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大碍,但总是提不起精神,没有气力。你呢,整天待在府里,就不闷吗?”
流玄心中一动,但转念一想大哥不会这样试探自己,“每天在府里饮酒c练武c读书,偶尔摆弄一下花花草草,日子过得也倒清闲。”
“你能闲得住?”梁王流天淡淡一笑,“说到饮酒,我可是连酒的味道都给忘了。”
“等大哥身体好些,咱们兄弟喝个痛快。”
“好,”梁王流天豪爽地说道,“三弟,你在外领兵多年,相信你比我更了解都城外的梁国,对梁国的出路,你可有什么看法。”
流玄听是国事,没有想要明哲保身,而是直言说道:“梁国较于齐国,梁军实力不弱于齐军,但梁军想赢齐军却是难上加难,根本原因就是我大梁兵器不行,没有足够的铁料制造兵器,粮草给养及运输不行,战马弓箭也是短缺,说白了,就是梁国的总体国力大大弱于齐国。梁国但凡有齐国一半的国力,再加上我大梁的彪悍民风,齐国绝不是对手。”
“三弟所言深得我心啊!那三弟可有什么良策扭转我大梁的劣势。”
“梁国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求变。与齐国暂时止戈休兵,获得喘息的机会,休养生息。如若有幸,我大梁得一贤士,帮助大哥实现千秋功业亦未可知啊!”
“你我兄弟二人想到一块去了,梁国要想求存,只能变法图强。可是咱们不能等贤士从天上掉下来,或者自己找上门来,这样太被动啦!我的意思是,你亲自去找去请,我大梁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