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学不加分辨,一味打压,不才实在是有心无力呀!”

    我沉默下来,他说的是事实,为了尽快的消除理学的影响,在有些方面我确实非常急噪。可是尽管如此,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也许我要改变一下策略才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想了一会儿,我望着高襄说道:“理学如今被人称为道学,宣扬理学的那些所谓‘道学家’们,一方面大肆宣扬所谓的‘道统’一方面又违背了他们自己订下的道统准则,实为表里不一的小人。由此可见,理学并非救世之良方,而是害世之毒药。如今的道学家,早已不是孔子当初所说的君子,全都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小人。”

    高襄眼神中闪过疑惑,轻声道:“公子似乎对理学有独到的见解,可否一解高襄之疑惑?为何他们那些道学家会是小人?”

    我看到叶天则的手脚开始慢下来,知道大家都被我引起兴趣,也不客气,高声说道:“理学非常强调的一点内容,就是,一个道德上没有暇疵的人,才有资格去治理国家,而一个道德上有暇疵的人,就算你再有能力才干,也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可是至于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大家其实都不知道。现在流行的那些所谓道德,根本就是道学家自己订立出来的,和天道并无半点关系。既然如此,那这些道德只能做为一项对百姓的要求去发布,绝不能成为所谓‘治国’之良方。

    高公子刚才也说了,道学家认为人不是‘圣人’就是‘禽兽’,而且更进一步说明只有信奉道学的这些道学者才是‘圣人’,其他人都是‘禽兽’。既然如此,我就觉得有些奇怪,既然道学的这些‘道德标准’是如今才制定出来的,那么以前那些不知道‘道德标准’的人就是禽兽了?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道学者’其实是‘禽兽’所生,如今只是改头换面不想承认罢了。既然如此,这些被‘禽兽’所生的‘圣人’为何还要鼓吹先人都是‘圣人’,是不能违背的。因为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根本就是‘禽兽’,那还值得我们去效仿吗?

    另外还有一点,被那些道学家鼓吹为圣人的朱熹倡导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凡是人欲皆是恶,只有消灭了人欲才是‘圣人’。我就有些不明白了,如果人欲都是恶,那你朱熹为什么要和别人去争一个风月女子?难道这不就是人欲吗?不是应该被灭除的吗?既然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做到?理学之危害最大之处就在此点上。

    因为所谓‘道德’的标准太高,所以没有人可以做到,这就使得人无所适从,而且因为有外力的强力压制,这就使得个人精神痛苦,进而做出言行不一之事,也就是世人所说的伪君子。那些拼命提倡这些所谓‘道德礼教’的人,从来没有一个人做到他们说的那些。因为自己做不到,又无法解脱,就将这种思想化为折磨别人的恶欲,将这些‘道德标准’做为惩罚别人的工具。对别人的责备永无止境,动不动就要求别人死,甚至到死也不能逃脱责备。

    如此学说,真正可恶之极,故宁宗先皇曾经下令禁止道学礼教的传播。可惜那些宣扬道学礼教者太过狡猾,他们虽然失败,可是不甘臣服,在各地办了大量的道学学校,迂回往进,终于使得朝廷出现松动。这些道学者取得此一成绩后,进而想更进一步控制朝廷选拔官吏,故几次将道学做为选拔官员的依据,使得朝廷出现大量心口不一的官员。

    这些信奉道学礼教的官员说起来,可谓天下无敌,头头是道,可是做起来,却毫无头绪,一塌糊涂,没有半件事情办得成。只好上蒙下骗,欺骗朝廷和百姓,和小人所为并无不同。敢问高公子,这样的人不是小人又是什么?虽然其中还是有些忠君爱国之仁人志士,可惜却非道学之功,而是人格之力。故我才认定,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之人的行径,其实和小人无异。”

    我的这番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