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击,一病不起,再无法上朝,朝政便委任与梁宏与曹王。

    李承勋依照礼制每日在皇帝身边侍疾,皇帝每日只能醒来两三个时辰,喝了药,吃些饭菜,便坐在床上发呆。

    今日李承勋奉药入麟德殿,皇帝喝下药后又坐在床上闭目养神。

    约略过了一刻钟,皇帝忽然开口,让伺候的人都退下,独留李承勋一人在身边。

    “太子,朕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你,与朕说实话。”皇帝有些虚弱的说道。

    “是。”

    “当年你大哥的事,与你有没有关系”皇帝问道。

    “回父皇,有。”李承勋毫不犹豫的回道,“当年我偷偷出宫,是大哥送我出去的,是因为我,大哥才会离开大明宫。”

    “七郎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皇帝又问道。

    “回父皇,没有。”

    皇帝点点头,稍作停顿,又问道:“那相王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回父皇,没有。”

    皇帝听了这话,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床边跪坐着的李承勋,说道:“太子,你刚刚说的话朕相信;朕信你是个友爱兄弟的好孩子,你,莫要让朕失望。”

    “是。”

    “你去让人,传梁相c曹王c肃王与裴度进宫来。”

    “诺。”

    章一百一十一

    “皇太子承勋,睿哲温文,宽和兹惠,孝友之德,爱敬之称,通于神明,格于上下;是用推皇王至公之道,遵父子传归之制,付之重器,以抚兆人。必能宣祖宗之崇光,荷天地之休命,奉若成宪,永绥四方。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居兴庆宫,制敕称诰。所司择日行册礼。”

    永宁十一年的七月,睿宗皇帝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李承勋,而自己则移居兴庆宫为太上皇。

    然而,在传位诏书公诸天下的半个月之后,睿宗皇帝最小的弟弟卫王却最先发难,起兵谋反。

    谋反的借口,也不过还是“清君侧”;不过这次要清的,却是李承勋

    因为卫王谋反,李承勋继位之事只能往后推迟;然而睿宗皇帝如今的身体,却已经支撑不起这个朝堂,于是他便下诏命李承勋任监国,将朝政全权委任于他。

    卫王的封地在河南道西北,与长安只有潼关一处屏障,甚是凶险。然而李承勋并没有再像当年那样调西北军入关平乱,而是于永年十一年的七月十八,在长安城外的拜将台拜云阳为帅,命他统领十万府兵,前去平定卫王的叛乱。

    李承勋虽然留守长安,却没有多轻松。大唐刚太平没几年,国库并不算充足。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保证十万人的粮草供应十分重要紧迫。前方战事他已放心交给云阳,但他也要让云阳无后顾之忧。

    同时,李承勋监国之后,不服者大有人在,李承勋一边要立威,一边又要想办法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朝堂之上,为今后登基的做好准备。

    因而这半个月来,李承勋一直忙的焦头烂额。

    八月的长安城甚是炎热,李承勋本来心情就烦躁焦虑。如今在这种天气之下,再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他更加无心也无力。

    入夜之后,李承勋便开始犯困,他将书案上的奏章推到一边,准备小憩片刻,这时,忽然有人进来通报,说崔良娣求见

    在这样一个燥热的夏夜,江陵王府却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群蒙面黑衣人悄无声息的闯入江陵王的卧房,将熟睡中的江陵王吵醒。

    “你们是谁要做什么”江陵王本来睡得便浅,听到动静便立刻坐起来。

    闯入屋子中的黑衣人约略有七八个,见江陵王醒了,忙跪下来说道:“回大王,我们是奉卫王殿下的命令,来接您离开长安。”

    “卫王”江陵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