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义城犹豫了一下,道:“恕儿臣多言,三郎确实是对政事一窍不通。全权撒手给了杨彦,萧家又与杨家不服,杨彦也镇不住场,如今朝堂上下,真是一团糟。”

    “一团糟”皇帝苦笑了一下,道:“可朕又能怎样,如今被软禁于此,连出也出不去,就是有心,也是无力回天。”

    皇帝说完后,义城便不再说话。到是一旁正在玩着九连环的薛知古忽然道:“外祖父怎么能这么说您还是皇帝,是大唐的天子,怎么能说是无力回天呢”

    “知古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义城公主训斥道。

    薛知古却顶嘴道:“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世间许多事,多是不为,而是不能,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皇帝问薛知古:“这话又是谁教你的”

    “是夫子昨日刚教我的。”薛知古顿了顿,“凡事不尽力一试,怎能就知道无力回天呢”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叹道:“朕幼时也学过这句话,只是如今,却忘记初心了”

    义城与薛知古陪皇帝用完午膳才离开,皇帝躺在榻上,看着正在一旁调琴的裴后,问道:“皇后你智谋过人,可有什么法子能解如今的局势。”

    裴后低着头,犹豫了一下,答道:“军国大事,臣妾不敢妄言。要解局,还要圣上您来。”

    “朕这身体,又被软禁于此”皇帝说道此处,便不再说了。

    裴后抬头道:“义城今日能再来,一则能看出齐王还是挂念圣上的;二则齐王对圣上也已经放心了。刚刚我差婢女回我殿中取这把琴,稍稍给守卫贿赂,就将琴取来,所以皇上,如今还不是无力回天的地步。”

    “皇后你有什么良策,就直说吧”

    “良策算不上,恐怕还有些冒险。”裴后顿了顿,“如今宫中的金吾卫都听命于齐王,其余禁军被抽调大半出征,而且离得远又无法调动。要说离得最近的,又能与金吾卫相抗横的,就是东宫的十率府。”

    “十率府”皇帝想了想,“东宫,确实是离得近。只是这十率府该如何调动朕记得十率府的军符一直在太子手上。”

    “陛下您是大唐的天子,十率府是陛下赐给太子,归根结底还是陛下的十率府。太子调动需要兵符,是因为太子不是十率府真正的主人,而陛下您要调动,只需一道谕令即可。”

    “玉玺在齐王手上,朕如何能有谕令”

    “所以臣妾才说,此事有风险。”裴后道:“如今只能依陛下手书,差人秘密传到东宫。东宫诸事现今都由谢眺谢詹事主持,不知他见到陛下的手书,会不会相信,即便是相信了,也不知能不能成事。”

    “谢眺朕对这个人到是没多少印象。你与太子亲近,对这个人可有所了解”

    “臣妾只听太子提过一次,说他有魏晋风骨,其余就不知道了。”

    “魏晋风骨”皇帝想了想,道:“试一试吧总不能什么也不做,看着这朝局继续乱下去。”

    章二十二

    齐王自软禁皇帝,屠没郑氏之后,就控制了朝中的大局。只是他毕竟年轻,对朝堂之事没有多少了解,虽然表面上掌控朝局,实则大权已经旁落到自己的母妃杨氏一族的手中。

    齐王的舅舅杨彦在郑元忠死后就从礼部侍郎升任为中书令,而后如郑氏一样,提拔自己的亲信,排斥异己。

    只是杨氏毕竟比不了郑家,名不正言不顺,朝中重臣不免有些怨言。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以相王母妃萧氏一族为首的人。

    晋鲁两地的党争由来已久,因郑氏得势曾平静过一阵子,如今郑氏一倒,两边的人又开始窝里反。

    朝堂上一片大乱,齐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