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陪着母亲排解种种难言的情绪。那样的日子,虽黯淡,但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并不难熬。
至少,现在的日子才更令她无法忍受。皇兄日理万机,见着了也只能远远地拜一拜,说不上任何亲密的话语;母亲倒是常见,但是见了却有着一套规矩,容不得出一点差错。但更多的时间,她都只能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打发漫漫长日。
昨儿个,她在御花园里散步时,远远地听见了那群新入宫的嫔妃们兴高采烈地聊着京城里炙手可热的的萧氏鱼庄。身家最为显赫的傅婕妤毫不掩饰地炫耀着自己曾在萧氏鱼庄品过没刺儿的鱼,引得一众人颇为歆羡。她的心中一动,从父皇病危再到皇兄登基,在母后的耳提面命之下,她乖乖地禁了自己的足,从未出过宫,不想外面的世界已经这般与众不同了。她想出去看一看,萧氏鱼庄也好,没刺儿的鱼也罢,能出去走一走她便心满意足。
“宛央,今时不同往日,你皇兄登基不久,根基未稳,你这个胞妹的也得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若是被朝中的言官抓住了错处,纵是母后和皇兄想保你,也无能为力啊”这番话自打皇兄登基,顾宛央的耳朵已经听出趼子来了。
“宛央知错。”顾宛央老老实实地低头认错。
朝中的情形她并非丝毫不知。自打国公案后,皇兄一力剪除了一手遮天的萧氏一族后,朝中看似群龙无首,几股不相上下的势力却在暗流中争斗c厮杀,令皇兄颇为头疼。她是不该给皇兄添麻烦,可
太后心中不忍再多言责怪,毕竟宛央是自己一直捧在掌心c呵护有加的明珠。她微笑着拍了拍宛央的手,“你好好歇歇,今儿个不用来请安了。晚饭的时候,同来永和宫用膳。”
宛央微微躬身,“是,谢太后。”
在整齐的“恭送太后”的声音中,太后登上了轿辇,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跟在太后左右的都是些宫里的老人了,精明得很。太后无论是出行,还是回宫,自有人引着她避开了空空荡荡的慈宁宫。现下宫里虽然所有的人都尊尊敬敬地称呼她一声“太后”,但她不过是西太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即使慈宁宫空了这么些年,她也依旧只有资格住在永和宫中。
轿夫们正欲绕开慈宁宫的时候,一直假寐的太后却突然睁开了双眼,唤来自己的贴身侍婢容青,“去慈宁宫看看。”话音才落,她便又阖上了双眼。
一直跟在轿辇旁的容青面上犯愁,但依旧挥挥手,示意轿夫们不必绕行。
慈宁宫已经就在眼前了。容青轻声唤道,“太后,到了。”
太后并不吩咐停轿,只掀起了轿帘,静静地看着。那个女人在这儿统共只住了半年有余便离开了,但她却总觉得那个女人一直未曾离开过。午夜梦回的时候,她总觉得能隐约听见那个女人还在这慈宁宫里唱着小曲儿。咿咿呀呀,咿咿呀呀,就好似挥之不去的前尘旧梦一样。
太后没有再多看,掩好了轿帘,低声吩咐道,“回宫。”
轿夫们得令,直奔永和宫而去。
而重华门前的武直,待公主的轿子离远了之后才起身理了理自己的一身便服。他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习惯了一身甲胄后,换上了这轻便的衣服倒觉得不舒坦了。
今日并非他当值。早前副手急匆匆地传来消息说公主偷偷地出了宫,他才从府中紧赶着进了宫,查探个清楚。现在公主已经平安回了宫,他却并没有出宫,而是一路去了乾清宫。
乾清宫外,管事的太监一见他便迎上前来,“武统领,你可来了,皇上等你许久了。”
武直一向傲慢,并不待见这些阉人,只微微点点头。
“卑职参见皇上。”武直恭恭敬敬地问安。
年轻的皇帝忙起身迎上前,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