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为神父的学士仍然只是一个每日不停祈祷的普通神职人员,祈求着上帝的怜悯。一年后,博学的神父在神学上展现了他的才能,学习两门古语的同时成为了一名圣经教导,简单来说就是负责在平民中传达教义。他同时也教授圣经。
“时间又过了一年,神父所在的修会将他派往圣城,原因是教廷将两个修会合并,神父所在的修会反对这一决定,因为他们的利益在合并中受到影响。神父随后参加了一个忏悔仪式以期望获得宽恕,因为他从未想过卷入教廷间世俗利益的争夺。
“不久后神父的教区长,神父在神学上的引路人,也是他的忏悔神父将他召回,并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个行为部分减小了神父心灵的不安。
“神父从此便将所有心思花在教义的理解上。然而随着他的研究逐渐深入,他发现自己只有引用一些被教会定为**的,教会以前的一个时代的理论来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这在当时是被视作异端的行为的。试想,一个宣传着神明的光辉创造万物的教会,无论是渴望利益的人,还是追求教义的人,他们都不希望有谁会相信世界是由几种基准事物组成的。
“所幸神父的研究并没有引用那个时代中这样的思想。更多的还是人文方面的思想。原本就是法学士的神父更能接受不断改进的观点,这让他将对教义的研究继续进行了下去。
“在隐居塔上,神父的思想经历了重大的改变,他逐渐不相信教廷中盛大的仪式的作用,而推崇教义中‘只要相信神,就能获得其永久的正义;与之相反,强求神的赠礼不会获得半点’。
“此后,神父将自己的签名中姓氏部分改变,变为了一个读音相似的词语,出自古语中的‘自由者’。他质疑教会宣称自己是神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并认为当时依附于神学的哲学是过去那个时代的哲学的曲解,因为大部分哲学家都在教廷中有一官半职,往往这个职位不低。
“终于,在神父在暴风雪中向矿工的神明祈祷十二年后,万灵节的前夕,一个孤独的大风雪的冬季的夜,神父以一个大学教授的名义在自己居住的城市的城堡大门上贴上了一张羊皮纸,这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论纲主要在辩驳教会中盛行的一种行为,即借助一卷被称为赎罪劵的羊皮纸牟取利益。教廷宣称赎罪劵可以使人死后脱离炼狱,来到天堂,事实上,这不过是教会吸金的幌子罢了。甚至,购买了赎罪劵的人便可以肆意妄为,因为自己无论如何已经有了天堂的门票。
“神父宣称上帝并不会由于赎罪劵拯救罪恶的人,也不会由于神职人员作祭司祈求上帝的救赎。相反,上帝会向他的儿女说话,透过先知和使徒、透过圣经、借着个人的启示,上帝以爱心向受造的人类说话,只需要人凭信心可以听到上帝的话并回答他。
“这自然与教廷的理念完全冲突,他们要求神父收回他的话,否则他将会被驱逐。神父全然不惧,因为他所在的国家的一位选帝侯——也就是一种拥有选举教皇能力的诸侯——支持他的行为。由于他的行为,赎罪劵的出售变得极不成功。
“而后国王宣布取消对神父的保护,另一位选帝侯却用一桩假保护案将神父带走。这段时间神父将自己所推崇的教义与历史、传说结合,写出了第一本新教——即后来从教廷分离的一派——的圣经。
“随后他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并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
“教廷立即宣布将他开除教籍。然而他在审判中的强硬使教廷不得不将他释放。又一次以‘绑架’的方式将他送回城堡接受保护后,神父的支持者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