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来京,频频接触朝中大臣,必有所图。倒不可不虑……

    嗯。为隆兴计。陈旭日此人也当予以大用,往后。一者可以成为自己身边得用地臣子,再者。他出息了,对隆兴有百利而无一害!

    顺治考虑清楚后。抬头叫道:“吴良辅——”

    吴良辅一直站在几步外的一根柱子后,把自己当个隐形人,悄没声的听着顺治和岳乐说话。随时候着上面传唤,这时急忙上前两步。“皇上,奴才在。”躬身听命。

    “去承乾宫,传陈旭日来见朕。”

    吴良辅领命离开,顺治走到案几后。拿起一本奏疏,对岳乐道:“你来看看。这是孙可望上的折子。”

    岳乐双手接过,打开来。开章标明“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为题,其下数行小楷:“大兵征滇,臣报效之日慎南形势,臣所熟悉,或偕诸将进讨,或随大臣招抚诸境,庶少效奉国初心……”他要求朝廷兵,“则滇蜀地愿尽入于皇上之版图。兵马将士愿咸奉皇上之军旅……”

    岳乐合上奏疏,“孙可望打算领兵亲赴前线做战?”

    “数月里,前后递了几个折子。都是这个意思。”

    岳乐略做思索,直言道:“孙可望此人,因贪权内讧,事败归降。此人两面三刀。乃小人耳,可加高爵,不可重用。”

    顺治稍做沉吟,犹豫道:“滇形势,他最熟悉。南明永历朝廷,李定国是我大清心腹之患。孙可望与其相处多年,对此人用兵之道最为了解。我军南征,若得他随军亲往。当有事半功倍之功。”

    “皇上且不必忧心。南明小朝廷偏居一隅,不思进取,仍以内斗为乐事,距自取灭亡之日不远,不足为惧。那李定国虽名声在外,依臣看心胸却是狭隘。好大喜功,马吉祥以南明永历帝近臣。先献媚于孙可望,一手导演了十八学士案,后对李定国歌功颂德,此等小人。李定国不但不杀。反而让他入阁予以重用。刘文秀经营四川,已见成效。李定国却以永历帝名把刘文秀召回。现川、滇、湖广经略无人。南明败局,已无疑义……”

    孙可望与李定国相争败走后。李定国不顾清兵在旁虎视眈眈,大敌当前。不但以内讧中地“功罪”大申赏罚。而且不思争取和团结内部。减少损失,对于曾经接受孙可望密令地将领。本可以用朝廷名义对他们赦罪招抚。却计不出此。亲自率兵攻打。务求杀之而后快,实莽夫尔。

    这也便罢了,与其同为南明支柱的蜀王刘文秀,虽战功不及李定国。但安抚地方和军队地工作做的相当出色,他在追逐孙可望时。注意收集孙可望部下兵将,多达三万余人。加以改编训练。打算用于守卫同清(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军接境地区,正因为他地豁达大度。使得孙可望降清时。应者不过几百人。而且没有一个重要将领。与李定国之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却反遭到他地冷遇。

    “刘文秀安抚了贵州、四川、湖广军队,被李定国所忌,我军利用南明内讧、孙可望来降的机会,秣马厉兵,调兵遣将准备大举进攻,李定国却心存芥蒂。把刘文秀和处于一线地将领调回大后方昆明。严重地削弱了前方指挥部署。这两人不合,自乱阵脚。等于帮了我们的大忙。来日进攻,克敌之期。指日可待矣……”

    岳乐曾经数度亲上沙场。前线局势了然于胸。此时分析地头头是道,顺治听地频频颌。面带微笑。

    陈旭日在吴良辅带领下,悄悄走了进来。

    只不好打扰两人说话。在旁边跟着听了会儿。却是听的心里百味杂陈,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他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枪火炮击地战争场面只从电视上看到一些。可是那离现实生活实在太远。没有身临其境不是当事人,对战争地残酷性,到底不会有切身地感受。

    此时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