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家常,那边顺治刚一踏出门槛,正在门外边徘徊的吴良辅便凑近凛道:“回皇上,和硕安和亲王岳乐、和硕简纯亲王济度,和硕巽亲王常阿岱,侍卫内大臣鳌拜,几位大人正在养心殿东暖阁恭候圣驾。”
“嗯?他们来了?”
顺治顿了顿,点头道:“也好,朕正有件事要同他们说道说道。”
养心殿。
冬天里孝庄太后身子不爽利,鳌拜常进宫侍疾请安,是时恰逢皇四子受宠,来来去去宫里边行走,宫人们的议论听的多了,对这位皇子却是不陌生。
这两日突然冒出来的“守护神”,他没见过,心里边好奇的紧。军人嘛,战场上饱经刀剑洗礼,这万里江山靠着刀枪冲杀打下来的,鳌拜对所谓的天神,只是半信半疑。
恰克莫大萨满名气大,在满人心目里,她的神通丝毫不逊色于西边那位活沸。虽然后者更为其族人推崇――顺治九年,来自雪域西藏的神王喇嘛到北京来,想用神奇的法术感召人们信奉喇嘛教。护送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三千名喇嘛和三万名蒙古人,队伍迤逦排出老远。
场面铺排的虽大,鳌拜到底没有亲眼见识到神王的神通。不过他对神鬼之事,还是存着时下人特有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更多缘自于人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本能,没有亲见仅凭传闻,心里多少要犯些合计。
但是,恰克莫大萨满当着皇帝和太后的面,亲口证实:陈旭日确实接到了神的旨意,救四皇子于危难中,千真万确,他是四皇子的守护神!
这份保证,足以打消绝大多数人的疑虑。
安亲王岳乐是陈旭日的引见人,又是换血事件中的当事人,其余几人围着他追问经过,也询问那个少年其人其貌,直至顺治打门外进来,才赶紧熄声上前请安。
君臣说了会儿话,顺治略做沉思,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这次陈旭日救了四阿哥,朕心甚喜。大萨满跟朕证实,这陈旭日确系上天为朕的四阿哥选定的守护神。朕想来想去,既是守护神,定不指这一时一刻之助,往后日子还长,朕打算给陈家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籍,几位卿家以为如何?”
几人面面相觑。片刻后,简亲王济度上前回禀道:“皇上,陈太医之子陈旭日妙手回春,救得四皇子,当然是大功,理当嘉奖。只是依奴才之见,就此抬旗,怕是不妥。”
巽亲王常阿岱亦道:“四阿哥终于醒转,奴才等人和皇上同样高兴,此乃我大清之幸。奴才以为,有功当然要赏,只是这抬旗――陈太医乃汉人,入太医院尚不足十年之期,平时表现实属平常。而我大清自从龙入关,不说别的,内务府多少有军功和殊勋的人家到现在仍份属包衣,再者,皇上后宫中,妃嫔出自包衣者不乏其人……再比如佟妃娘娘,佟妃娘娘位列妃位,且诞有三阿哥,母族仍然未能入旗。相形之下,陈太医仅因其子陈旭日救得四阿哥,就要破例抬旗――此例一开,传扬出去,恐人心易动,多有不服,奴才恳请皇上三思。”
顺治被连泼两盆凉水,面上露出不犹豫之色,“鳌拜,你怎么说?”
时任侍卫内大臣的鳌拜躬身道:“回皇上,奴才以为皇上说的有道理。陈旭日乃上天特喻的四阿哥的守护神,此子能得天神另眼相看,这不止是四阿哥之幸,也是我大清之幸,陈家抬旗,正是上体天心,下顺民意。”
顺治眉间松快道:“还是鳌拜深明朕意。”
鳌拜接着道:“不过,依奴才愚见,陈旭日现下年纪尚小,既入不得太医院,又不能出仕,抬旗一事是不是不须急于一时呢?不如取折中之意,暂且着陈太医入内务府包衣,于两黄旗中择一纳入旗下。”
内务府包衣,主要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组成。包衣虽然身份比不得正经的满人,但是他们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