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检讨。

    但在这间隙间,拿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篇文章的报社编辑却有了反应。

    大部分读者是不会乐意去看充满了长篇大论表达某个观点的论述文章的,但是他们却一定会喜欢小故事,喜欢那些各种各样的情节和人物。而通过这些故事来表达观点,通常也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当然,很多时候大家也就是看看故事算了,里面的深意,很少会去深究。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

    关于《红楼梦》和它对于政局影响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逼得易之因为压力不得不暂缓连载。或许事实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对于下面看不太清楚上面动向的一般人来说,许多不太看书的人对《红楼梦》的关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连带着对易之的关注也就有了。而因为是涉及这些方面的东西,绝大部分的人会不自觉地对易之写出的东西进行深层解读。

    拿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稿件的时候,编辑就没有像是审其他稿件一样粗略看过去,光是信封上那个地址就已经足够他提起精神了。

    信封上只是地址没有名字?当然,想要附上名字也不是个问题,但对于文字投稿审稿来说,最重要的是你的稿件上必须有名字,否则信封一拆扔到一边了,编辑就算看上了你的稿件,难道有那个耐性去一封一封对比字迹找你到底是谁?人家并不缺这个稿件的。

    稿纸不多,薄薄两张,看样子是个短篇文章了。

    嗯文章的题目。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题目看起来好像有点意思啊,倒不愧是易之的作品,多少让人觉得和大众写出来的东西不太一样。怎么说,“就是那个味儿!”

    副标题被轻易地带过了,虽然说是听别人讲的故事,但是许多作家都有假托他人所作作品的习惯,一看这个故事的用词遣句和构造方式就看得出来是易之的。当然,这事实上是因为易之记不住原文,将差不多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的缘故。

    然后是故事的内容。

    先通读一遍,没有太计较词句之类,同时拿着笔看是否有错别字之类需要挑出来。这样通读也就是大概读个故事的趣味性之类的,初选,基本也读不出味道,和一般人看的有趣没有趣差不多。当然,这样的阅读,除非是非常优秀的故事,通常读者也说不太出个所以然来,顶多就是觉得哎,这篇作品不错,锯条哪儿不错,那就不太清楚了。

    但是就是这么通读一遍,编辑就有了点特别的感觉。

    单纯,单纯以故事而言,这是一个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即使这个故事仅仅是讲述了一头猪和相关的一些琐屑,根本就没有真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过,但是这个故事莫名就留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让人觉得十分独特。

    就像是标题一样,《一头特立独行的猪》,这头猪的举动实在是让人感到特立独行,太不一般。只是粗略读来,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编辑重新翻回开头,放慢了速度,开始精细地阅读——去体会那些微妙的遣词用句,一些词语使用背后潜藏的深刻含义。还有这个故事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不驯服,野性,坚持自己,自由自在。明明只是一头猪,在这个故事里却有了这样的形象。这理所当然是一种象征了。而易之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不算难发现?毕竟之前刊登的致读者书也好,还有被学校的学生们传播出来的那节课上面易之说的话也好,这分明就是易之对他的观点的进一步阐释。

    猪也好,人也罢,理所应当是拥有“自己”的。特立独行,并非是特立独行,不过是坚持了自己的道路而已。

    这是一篇很棒的故事。

    不愧是易之,无论是写长篇小说还是别的什么,总能写出和别人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