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仅点出了环境c地点,还暗示了时间。乌啼,应是接近日暮的时候。其时c其地c其景,不用说是最关情的了。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乌鸦归巢之后渐渐停止啼鸣,在柳叶杨花之间甜蜜地憩息了。这里既是写景,又充满着比兴意味,情趣盎然。这里的“醉”,当然不排斥酒醉,同时还包括男女之间柔情密意的陶醉。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沉香,即名贵的沉水香。博山炉是一种炉盖作重迭山形的薰炉。这两句承“君醉留妾家”把诗推向,进一步写男女欢会。对方的醉留,正象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情意融洽,精神升华,则象香火化成烟,双双一气,凌入云霞。

    这首诗,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厚,显得非常新鲜c活泼,但它却不同于一般直接歌唱现实生活的作品,而是李白根据古乐府杨叛儿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古词只四句:“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古词和李白的新作,神貌颇为相近,但艺术感染力有很大差距。李诗一开头,“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就是原乐府中所无。而缺少这两句,全诗就看不到场面,失去了一开头就笼罩全篇的男女慕悦的气氛。第三句“何许最关人”,这是较原诗多出的一句设问,使诗意显出了变化,表现了双方在“乌啼白门柳”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浓烈的感情。五句“乌啼隐杨花”,从原诗中“藏乌”一语引出,但意境更美。接着,“群醉留妾家”则写出醉留,意义更显豁,有助于表现爱情的炽烈和如鱼得水的情趣。特别是最后既用“博山炉中沉香火”七字隐括原诗的后半:“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又生发出了“双烟一气凌紫霞”的绝妙形容。这一句由前面的比兴,发展到带有较多的象征意味,使全诗的精神和意趣得到完美的体现。

    李白杨叛儿中一男一女由唱歌劝酒到醉留。这在封建礼教面前是带有解放色彩的。较之古杨叛儿,情感更炽烈,生活的调子更加欢快和浪漫。这与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比较解放,显然有关。

    余恕诚

    长干行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是一首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的诗。它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怀念。诗用年龄序数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巧妙地把一些生活片断或女主人公拟想中的生活情景联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一开始四句,女子回忆童年时与丈夫一起长大,彼此“青梅竹马”c“两小无猜”的情景。“十四为君妇”四句,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尽管对方是童年的伙伴,但出嫁时仍然羞涩不堪。“十五始展眉”四句,抒写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炽烈爱恋。庄子。盗跖云:“尾生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小夫妻但愿同生共死,常日怀着尾生抱柱的信念,哪里曾想到有上望夫台的今日呢“十六君远行”四句,遥思丈夫远行经商,而所去的方向又是长江三峡那条险途,想到那哀猿长啸的环境,想到高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