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海的悲剧。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的庄园与骑士1

    作者:梁功平

    封建领主制度c骑士制度和封建庄园制度,是西欧中古时期显著的社会特点。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初期,国王对于服军役或执行其他任务的臣属,无偿地封赐土地或金钱等作为恩赏,称作采邑采邑一词的原意即恩赏,拉丁文为beneficiu查理马特任墨洛温王朝宫相时714741年,进行了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这时的采邑指的是承担一定义务的封地。领受采邑者称为“领主”,也称“封臣”。封赐采邑者称为“封主”也称“封君”。加洛林王朝时采邑制大为发展,不但国王封赐采邑,许多大封建主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作为采邑封赏的主要是土地,但往往也包括伯爵等国家官职和教会职务。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采邑制的一些惯例:

    第一,受领采邑者必须为封主服骑兵军役,如果封臣不履行军役义务,则采邑应该收回。

    第二,受封采邑享用期以封君或封臣在世时为限,双方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应交回;但事实上,得到采邑的封臣都力图把采邑变成自己世袭占有的土地。

    第三,领受采邑者必须举行受封仪式,领主子孙若想继承采邑,或封主死后领主仍愿继续享用采邑,也必须重新履行受封仪式,以确定领主对封主的效忠关系。

    后来随着加洛林王朝的衰落,9世纪以后采邑世袭已成为不可阻遏的趋势,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作为最大的封主,名义上把国家土地视为己有,实际上除了保留王室自留土地外,把多数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主也自留部分土地,其余作为采邑分封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国王和每一个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战斗队伍。这样层层受封,形成公爵c伯爵c子爵c男爵c骑士等不同等级的封建主,等级越低,人数越多,骑士为数最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c农奴和武装,他们组成一座以国王为首的金字塔,把以农奴为主的劳动人民压在最底层,对之进行剥削和奴役。

    领主对封主是一种附庸关系。每个封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西欧大陆封建社会的一条常规。而实际上,每一个封建主等于是一个小国君,他们往往依仗自己的武装力量,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冲突,只要有一定的力量,附庸也常常反对自己的封主,导致长期混战不休,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其严重的危害。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作为最小的封建主,其身份是军人。当时军人形象极受社会尊敬,因为那时侯战事频繁,在人们观念中,战争属于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在经济领域中,骑士又是封建体制的组成部分,效忠于领主,并通过宣誓等仪式来加强这种纽带关系。在社会阶层方面,贵族可以是作战的骑士,但骑士并不一定是贵族。骑士的主要职责是作战,而不具备贵族所具有的司法权和一些世袭权,是“贵族的随从”,是处于贵族c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的庄园与骑士2

    作者:梁功平

    当时,出身于贵族家庭是成为骑士的重要条件,同时骑士还必须从小经受训练,到领主家充当侍从学文习武,向女主人学习礼仪,21岁时必须经过“授甲式”方能被正式授予骑士称号。仪式很隆重:在第一天中要进行沐浴和祈祷两个仪式,为的是净化和灵魂。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