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祭孔前演习佾舞。主张男女分途,参看本卷第516页注〔7〕。禁止女人露腿,是蒋介石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手令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颁布的取缔妇女奇装异服办法中的一项:“裤长最短须过膝四寸,不得露腿赤足。”

    奇怪二

    白道

    尤墨君〔2〕先生以教师的资格参加着讨论大众语,那意见是极该看重的。他主张“使中学生练习大众语”,还举出“中学生作文最喜用而又最误用的许多时髦字眼”来,说“最好叫他们不要用”,待他们将来能够辨别时再说,因为是与其“食新不化,何如禁用于先”的。现在摘一点所举的“时髦字眼”在这里

    共鸣对象气压温度结晶彻底趋势理智现实下意识相对性绝对性纵剖面横剖面死亡率新语林三期

    但是我很奇怪。

    那些字眼,几乎算不得“时髦字眼”了。如“对象”“现实”等,只要看看书报的人,就时常遇见,一常见,就会比较而得其意义,恰如孩子懂话,并不依靠文法教科书一样;何况在学校中,还有教员的指点。至于“温度”“结晶”“纵剖面”“横剖面”等,也是科学上的名词,中学的物理学矿物学植物学教科书里就有,和用于国文上的意义并无不同。现在竟“最误用”,莫非自己既不思索,教师也未给指点,而且连别的科学也一样的模胡吗

    那么,单是中途学了大众语,也不过是一位中学出身的速成大众,于大众有什么用处呢大众的需要中学生,是因为他教育程度比较的高,能够给大家开拓知识,增加语汇,能解明的就解明,该新添的就新添;他对于“对象”等等的界说,就先要弄明白,当必要时,有方言可以替代,就译换,倘没有,便教给这新名词,并且说明这意义。如果大众语既是半路出家,新名词也还不很明白,这“落伍”可真是“彻底”了。

    我想,为大众而练习大众语,倒是不该禁用那些“时髦字眼”的,最要紧的是教给他定义,教师对于中学生,和将来中学生的对于大众一样。譬如“纵断面”和“横断面”,解作“直切面”和“横切面”,就容易懂;倘说就是“横锯面”和“直锯面”,那么,连木匠学徒也明白了,无须识字。禁,是不好的,他们中有些人将永远模胡,“因为中学生不一定个个能升入大学而实现其做文豪或学者的理想的”。八月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八日中华日报动向。

    〔2〕尤墨君18881971江苏吴县人,当时杭州师范学校教员。本篇中所引的话见他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五日新语林第三期怎样使中学生练习大众语一文。

    奇怪三

    白道

    “中国第一流作家”叶灵凤和穆时英两位先生编辑的文艺画报〔2〕的大广告,在报上早经看见了。半个多月之后,才在店头看见这“画报”。既然是“画报”,看的人就自然也存着看“画报”的心,首先来看“画”。

    不看还好,一看,可就奇怪了。

    戴平万〔3〕先生的沈阳之旅里,有三幅插图有些像日本人的手笔,记了一记,哦,原来是日本杂志店里,曾经见过的在战争版画集里的料治朝鸣的木刻,是为记念他们在奉天的战胜而作的,日本记念他对中国的战胜的作品,却就是被战胜国的作者的作品的插图奇怪一。

    再翻下去是穆时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像麦绥莱勒〔4〕的手笔,黑白分明,我曾从良友公司翻印的四本小书里记得了他的作法,而这回的木刻上的署名,也明明是f两个字。莫非我们“中国第一流作家”的这作品,是豫先翻成法文,托麦绥莱勒刻了插画来的吗奇怪二。这回是文字,世界文坛了望台〔5〕了。开头就说,“法国的龚果尔奖金〔6〕,去年出人意外地白注:可恨颁给了一部以中国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