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赏玩传家之宝,若无此宝怎能使得姑侄相逢焉能使得母子见会太太听了大悦,喜色洋洋说:“姑娘啊,果已亏得这玉鸳鸯的。今日富享荣华,子媳圆寂,皆由此物。”看完一会,又收藏了。太太又呼:“姑娘,我想李太后娘娘在着破窑受了十八年苦楚,全亏得包大人之力,方得当今陈桥认母的。”狄太后说声:“嫂嫂啊,所以当今天子甚是宠信这包文正的。前时剪除许多奸党,嫂嫂你也尽知。今日又除庞洪奸佞,肃清朝政,他乃不畏死活,耿耿忠心之臣,是以名声远震,宋室江山亏他之力撑持。原又因边国屡侵,也得侄儿弟兄鼎力。今有一文一武,可保天下无虞。”两位高年你语我言,说得十分欢悦。当时,又是九月已过,十月初旬了,狄太后要想还朝,即日说知嫂嫂。太君说:“姑娘啊,如今已近隆冬,天气侵寒,路途遥远,怎好行程况且相亲不久,情甚难分,不若待来春和暖之日动身如何”太后说:“嫂嫂啊,只有四位将军等候,耽搁于他。朝中儿子岂不悬望如今必要还朝了。”太太婆媳仍复再三相留,狄爷姐弟也来劝说。狄太后主见定了,选个良期吉日登程。狄千岁见强留姑娘不住,只得转出书房对四位弟兄说声:“众位弟兄,如今太后娘娘定了吉期即要回朝了,原是你弟兄护送回朝,然后各自奏明天子还乡祭祖。限满之日,弟兄众人自京中相会的。但水陆风霜,切须慎重方好。”四位英雄连声称:“领命。”各各打点,不知何日登程,以后姑嫂分别。有分教:
柔肠割断因情谊,珠泪倾流为意浓。
第一百十二回 完祭祖太后回驾 大团圆五将荣归
诗曰:
太后娘娘祭祖先,光阴耽搁在家园。
亲情不舍相为别,返驾登程惹鼻酸。
再说太后定了吉期回京,即将打点行程护送太后。此日,狄爷吩咐安排酒宴与太后饯行,一同吃宴毕,太太岂忍分离,便呼声:“姑娘,你虽然玉体康健,到底是花甲之期了,一切水陆风霜最要在意,同行须要欢乐开怀。”说未完,喉已咽噎。太后说声:“这是自然。嫂嫂也是年迈之人,起居寒冷还须小心的。若贤侄限满回朝,须要一同到京,再得姑嫂相会,我想从此再无回乡之日。你若不到京,难得再会。你须同侄媳还朝,免我目中悬望才好。”太太应诺之际已含着一汪珠泪。太后娘娘也忍不住的珠泪纷纷,乃出于无奈。回首看看侄媳,叮咛说:“你夫妻和睦休得情疏,孝顺母亲。为姑不来,你回朝之日必须携母同来。我言不可忘记了。”狄爷夫妇同呼:“遵命。”又唤过小爵主近前,挽手说:“小侄孙儿,你须受父母教训。愿你长成如父一般,身登廊庙,保护邦家。”小爵主诺诺应言,太后稍觉心安。又嘱张文夫妇,另有一番吩咐之言,不多细表。
又说太后带来的四十箱衣物如今仍发与扛夫先行。又有众官员相送,太后传懿旨,不必相送。狄爷又发出六千两银子赐赏御林军。太后一路离却小杨村,太监c宫娥齐行左右,有四位英雄一同护驾。狄爷乘马一路送至百余里程途,太后娘娘几番吩咐转回,狄爷无奈只得辞别姑娘,别过四位弟兄回归府内,按下狄爷回府去了。
再说狄娘娘来时乃是初秋景象,如今转去乃近冬至。所到之处,俱有官员迎接。一路水陆行程,天晴雨不阻,满目风光,不能细述。一日回归汴梁城,天子率领众臣共出王城迎接。太后回归南清宫,母子相会不表。四将一同启奏,各各告假还乡,天子准奏,限满再回朝。四将即辞过众大臣,带夫人同归故里。但须各个交代分明。
先说张忠是日别了众人,到三关十锦村,同了数人前往天盖山地方去了。前日平西,今封侯爵,远近辉扬。往过有许多官员迎接,不在话下。一到家园,有本方官员绅耆多来趋奉送程仪,纷纷不暇,忙了几天。然后夫妻吩咐众家丁,排开祭礼,拜祀先人。祭华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