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提意见,原本是好心,但态度和用语不恰当,令人很难接受。其实,同学不满意的所在,往往正是老师工作的难点。只要注意方法,不同意见也会受到老师的欢迎。老师最苦恼的是知道学生不满意,又弄不清为什么不满意,找不到使学生满意的办法。这时候提出意见正是老师求之不得的,怎么会不高兴呢有许多问题只有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解决,如果大家都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教育工作就会由于得到学生的协助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部分:学校礼仪学生的礼仪4
友爱同学
学生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时代;同学关系,是人生最宝贵的人际关系。同学间的交际具有平等性和非功利性的特点,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最纯洁c最稳定c最长久。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大凡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最贴心的朋友,往往都是小学c中学或大学时代的同学。
如何在学生时代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人生酿造一杯回味无穷的甘醇美酒呢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时时处处事事以礼相待。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礼仪形式的养成及训练。
1c同学之间的礼仪
每天早晨同学相见时,应互相致意问早c问好。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c“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c“谢谢”c“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在教室里要随时保持安静c整洁,维护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课间不要追跑打闹,以免教室桌椅歪斜,尘土飞扬,影响同学的学习休息及身心健康。
课间休息时,在楼道内行走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遇同学时放慢脚步慢行礼让。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仅不应嘲笑c冷落c歧视,而且应该热情帮助。既可帮助对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也可用安慰c同情c鼓励的话语去抚平对方心灵的皱折,有时,即使是一句话也不说,但陪对方散步c打打球也不失为友爱的方式。
对同学的相貌c体态c衣着不能评头品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同学讨厌的事不要去做,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与同学说话,能使心灵的聪慧得到交流,能使同学之间增加了解c增进情谊和相互增长知识。但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就要注意与同学说话的礼仪。也往往由此而能推断出这位同学的品性教养c思想面貌和文化水平。那么,与同学说话具体应注意哪些礼仪呢下面分成态度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讲。
1说话态度
与同学说话要态度诚恳c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还要关心听自己说话同学的兴趣和情绪。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可做其他事,不可表示倦怠c打哈欠或焦急地看钟表;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要插话或提问一定要先打招呼;若同学说得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c委婉地指出。
2说话内容
与同学说话的内容要真诚实在,要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不说胡乱恭维别人的话,也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c羞愧的事,更不说不文明的污言秽语。
古人说:“言,心声也。”一个学生说话的态度和内容若是美的,那么,他的心灵也必然是美的。
2c学习生活礼仪
在学习上,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同学在保持谦虚c戒骄戒躁的同时要主动真诚地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习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