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视觉概念的经验已经教会他去看什么。没有这样的训练,用威廉詹姆士的话来说,只能是“十足的混乱”。
1原来的实验是由乔奇特拉顿做的:没有视网膜象倒置的视觉,心理学评论,第iv卷;1897年,第34136一页;463481页。一篇更时髦的评论是由哈维a卡尔提出的:空间知觉引论,纽约,1935年;英文版,第1857页。
2例如,艾伯特h海斯托夫:暗示对刺激物的大小和知觉的距离人间的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杂志,第xxix卷195一年,第195217页;和季洛姆s布鲁纳李奥波斯特曼和约翰罗德里格斯:预期和色的知觉美国心理学杂志;第lxiv卷1951年;第216227页。
近年以来,几本涉及科学史的著作已经发现上面描述的几种实验的启发性很大。特别是nr汉生已经用格式塔论证来详尽阐述我在这里关心的某些科学信念的相同的结果。1其他同事已经反复地注意到,如果谁能假定科学家偶然经验到象上面描述的那些知觉转移,科学史就会写得更好和更有条有理。然而,尽管心理学实验是有启发性的,由于这种情况的本质,这些实验不可能有更大的意义了。这些实验确实表现了知觉的特征,这可能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但是,这些实验并没有证明,所有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所运用的小心的和受控制的观察都分享那些特征。而且,正是这些实验的本质使那个问题不可能有任何直接的证明。如果历史的例子是要使这些心理学实验似乎很适当,我们首先必须注意我们可以和不可以期望历史提供的各种证据。作格式塔示范表演的对象知道,他的知觉已经转移,因为当他手里拿着同样的书或纸张时,他能使它反复地来回移动。他意识到在他的环境里什么也没有改变,他的注意力越加不是针对图象鸭子或兔子,而是针对他正在看着的这张纸上的线条最后,他甚至可以学会看出那些线条而不着任何一个图象,然后,他可以说他早先不可能已经合理地说了的他真的看出了这些线条,但是交替地把它们看成是一只鸭子和是一只兔子。由于同样的理由,不规则纸牌实验的主体知道或者,更准确些,能被说服,他的知觉必然已经转移,因为一个外部权威,这个实验工作者使他确信,不管他看过什么,他总是在看一张黑桃五。在这些场合下,就象在所有类似的心理学实验里一样,论证的有效性依赖于它用这种方法是可以分析的。除非有一种外部标准,能说明一种视觉开关,而且不能引出关于交替知觉的可能性的结论。
1nr:汉生:发现的模式剑桥,1958年,英文版;第i章。
可是,对于科学观察,情况恰好相反。科学家除了用他的眼睛和工具看到的以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如果有更高的依据,只要求助于它,就可以证明他的视觉已经转变,那么,这种依据本身就会成为他的资料的来源,他的视觉行为就会成为各种问题的来源就象实验的主体对于心理学家那样。如果科学家能象形态实验的主体那样来回转移,就会引起各种同类型的问题。一段时期光“有的时候是波和有的时候是粒子”,这个时期是一个危机时期,是有些什么错了的时期,这个时期只是随着波动力学的发展而告终的,并且证明了光是自相一致的实体,既不同于波也不同于粒子。因此,在科学中,如果知觉转换伴随着规范改变,我们就不可以期望科学家们直接证明这些改变。这位皈依于哥白尼主义的人在看月亮时不会说,“我习惯于看见一个行星,但是我现在看见的是一个人造卫星。”那种说法含有托勒密体系从前曾经是正确的这种意思。一位皈依于新天文学的人则说,“我从前认为这个月亮是或者把这个月亮着成是一个行星,但是我错了。”那种陈述在科学革命的后果中确实重新出现了。如果它通常用同样的效应来隐瞒科学眼光的转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