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了寡妇。下葬的那天本来天晴,忽而下起雨来,王太后和路易十四都坚持在雨中完成最后的仪式。作为大臣的拉塞侯爵主持了整个仪式,他紧跟在王太后的后面。回来的路上,他禁不住痴望着这位不幸的妇人,这位才37岁的王太后,王太后登上马车,回头对他投来那忧患的一瞬,他知道这一瞬里包含着多少的怨恨,也包含着多少情意。记得过去他俩本来可以成为夫妻。当她做新娘的那一天也是这样的一眼。多少年来他们相互容忍着一切磨难,让时间来淡忘一切。想不到路易十三的死又给他俩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是禁不住想入非非。

    要不是那件事,他俩还会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还会平安无事。那是一个阴冷的冬天,他去看望她。虽然经过了这一场打击,她那张略带苍白的脸还是那么楚楚动人。他俩一起回忆过去那些美好的生活,炉中的火眼红了他俩的脸,他们禁不住相互拥抱,这对苦难的情人终于相吻在一起。他俩忘掉了时间,忘掉了各自的地位,忘掉了世界的一切,但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天文武大臣都知道了,人们议论纷纷,为了平息这场丑闻,明智的路易十四只得把王太后迁出皇宫,但一时又找不着住处,几位大臣于是建议由拉塞侯主建一座王宫以待王太后养老之用,这就是后来的波旁宫。

    波旁宫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南岸,协和广场对面。它显著特色的是建筑雄伟,装饰富丽。北门是由12根大圆石柱组成的宽阔柱廊,柱廊之上是一个三角形横楣,上刻有“国民议会”一行大宇,装饰以通体的浮雕。柱廊下的30级台阶两侧列有6尊雕像。议会大厦为半圆形建筑,其两层环形走廊由20根大理石柱划分为听众席c记者席和使团席,主席台两侧耸立着六尊雕像代表着“自由”c“秩序”c“雄辩”c“谨慎”c“正义”和“力量”。而议长席后面是一幅巨大的9世纪雅典式的高布林挂毯,大厦中央是8行议员席,约有500个座位。

    从波旁宫南门进入国民议会,要经过一条昔日专供贵宾和显要人物进出通道,跨过一扇铜门,才能到达中央大厅。中央大厅长20米,宽11米。大厅东西两侧分别是布饶厅和德拉克鲁瓦厅,经布饶厅可到国会图书馆,图书馆前厅玻璃框中保存着拿破仑献给法国的52面缴获各国的军旗。北头有“埃及书橱”,这里收藏着拿破仑1798年远征埃及以前命令学者为他撰写的有关埃及的材料。这个图书馆藏书达663册,其中还有不少珍本。如思想家卢梭等人的1800多件手稿。12世纪审判法国历史上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原始记录等等。

    波旁富自1728年建成后就一直是法国政治活动的中心和法律的象征。

    历时最短的登陆凯旋门

    拿破仑推开他母亲的门,忧郁地说道:“妈妈我不能死在这个岛上,也不能把事业结束在这安宁之中;这是我不应该也不能接受的,要么去死,要么就再轰轰烈烈一次。”他又说:“我希望我能够出发,再去尝试一下幸福。我知道法国人民和军队在期待着我,也知道波旁王朝在密切地监视着我。即使我在进发的几个小时乃至半个小时死去,也总比这样平平淡淡地死在这个岛上好得多。”他抬起他那双虎虎有神的眼睛坚定地注视着远方,仿佛又重新回到了他那军队之中。“妈妈,我就要走了,您多保重。”他的手紧紧握着母亲的手。

    拿破仑的母亲听到这番话,先是为之一震,然后陷入了久久的沉默,最后她抬起那忧郁的眼光回答道:“儿子,出发吗,这或许是你的使命但愿上帝保佑你,胜利永远在你身边。”她抽出手挥了挥,转身凝视着窗外那一片青翠的森林。

    1815年2月26日晚上7点,拿破仑带领身边仅有的1100名士兵悄悄地上了几条小船向北开去。他们十分幸运地躲过了监视厄尔巴岛的法国和英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