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雏形,扶桑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传说虽然诡异怪诞,靠人们想象而流传的成分不少,但近年来,的确有不少日本人前往山东寻根,不知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它的真实性。
蓬莱阁建于北宋嘉祐年间,经过明朝重建和清代重建,更加显得宏伟壮观。阁前松柏苍翠,繁花似锦,青绿之中隐隐现出丹增碧瓦,令人心旷神怡。蓬莱阁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包括吕祖殿c三清殿c蓬莱阁c天后宫c龙王宫和弥陀寺共六大建筑,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有韵有致,构成了一个布局巧妙,风格独具而浑然天成的古建筑群。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清书法家铁保手书的金字匾额,给人以浑厚凝重之中不失明媚亮丽的感觉。登阁环顾,神山秀水尽收眼底。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一年四季景色有异,就连一日之间也变幻无穷,清晨,在观澜亭看红日初升,霞光万道,蔚为壮观;黄昏,漫步阁下赏晚潮万顷,富有诗情画意。世传蓬莱有十处仙景。“海市蜃楼”为一奇观,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市出现,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峦,或奇峰突起,或琼楼迭现,时分时聚,缥缈难测,不由人不心醉神迷。千百年来,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虽然大饱眼神的人不过十之一二,却留存了观海述景的题刻二百余石。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为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道劲有力的鲜红大字。
虚幻的琼楼玉宇为古老的“蓬莱仙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如今,整修一新的古阁又焕发出炫目的光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游人,激发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凤凰描绘的彩图五风楼和
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有儿子二十一人,其中以第四子朱棣最聪慧。朱棣从小就机灵过人,悟性极高,颇受老皇偏爱,特意为他找了位才学出众的太学士作老师。而且四太子又聪明好学,遇到难题,只要稍加指点,便能解开迷津,因而深得老师欢心,太学士恨不得将自己满腹经伦全教给这未来的国君。
一日,忙碌了整整一上午的四太子,在鲜花丛中的亭子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恍惚中,他看见蓝天上,飞来了五只明亮耀眼的金凤凰,伴随着七彩云霞,从北至南,在太空遨游飞翔,半个时辰后,金凤凰又顺原路翩然而去。神奇的是,在它们飞过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宫殿金碧辉煌,彩云缭绕。醒来方知是梦,然而梦中宫殿仍清晰可忆。他将此梦告诉老师,老师听后,环顾左右细声告诉他:“恭喜,你将来定会成为天子,只是不可将此梦告诉他人。”
后来四太子被封为燕王,居守北京,担负着看管朱家王朝北大门的重任。这时他听从老师的话,网络人才,培植亲信,并建立了一支唯他马首是瞻的私人武装,羽翼日渐丰满起来。老皇死后,他通过靖康之役从侄儿手中夺得皇位。得天下后,便按过去梦中的图景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皇宫。经十万余人十几年的辛苦劳动,终于在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宫城,称为“紫禁城”,今又名“故宫”。而城的正门午门的门楼,因四太子朱棣曾梦见五凤绘楼而紫阳高照,做成了皇帝而别称“五风楼”,以示吉祥和纪念。
五凤楼,高356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墩台,台正面以垛墙围绕,后面是砖产墙。墩台正中有三门,正面呈长方形,墩台上建楼五座,围绕以汉白玉精美栏杆。其中有主楼一座,正面有九间宽房,重檐庑殿顶;其余四楼,为重檐攒尖顶。中楼左右有钟楼亭,殿亭相接,廊庑相连,金黄色琉璃瓦和绚丽的彩画交相辉映,气势巍峨,宏伟壮观。每年朝廷在此举行颁发历书的仪式,而且,午门之后即为三大殿,是皇帝主持大典的地方,每当此时,钟鼓齐鸣,惊天动地,直至典礼开始,古乐声起,钟声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