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持着中世纪阿拉伯面貌:街道狭窄弯曲,两旁是低矮的房屋c店铺c圆形拱顶的清真寺,在街上行走,不时要穿过拱门。街上的摊贩和沿街叫卖的小贩随处可见,热闹的商场里,则陈列着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拉巴特被称为“阿拉伯人的信仰之地”,城内有许多阿拉伯特色的名胜古迹,如乌达亚要塞的城墙城门,萨累古城的遗址,类似于北京故宫的粉墙琉璃瓦的拉巴特王宫,最著名的首推哈桑清真寺,该寺建于1195年,高69米,长183米,宽140米,内设16道门,历史悠久,宏伟壮观,是最能吸引游人的地方。

    年轻的美城洛美

    洛美是非洲最小的国家之一多哥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多哥的西南角,东西长12公里,南北长7公里,就像一把门闩横插在大西洋几内亚湾,是多哥的政治c经济c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洛美原是一个小村子,1897年被定为西方殖民统治“托管地”的首府,1960年4月27日,多哥后被定为首都。

    洛美一词是由当地埃维语“阿洛美”演变而来。“阿洛美”是“阿洛”与“美”两个词组成的,“阿洛”是一种树名,阿洛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树,截下一小段树枝放进嘴里,在唾液的浸泡下,树枝的纤维自动裂开,形如牙刷,当地人都用这种妙趣天成的牙刷来刷牙,“美”在埃维语中意思是“在中间”,“阿洛美”意即“在阿洛树中间”。关于“阿洛美”一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洛美这个地方是一片海滨灌木林,树密林深,群兽出没。一天,一个名叫基特利的年轻勇敢的猎手来到这里打猎,发现这里是一块理想的狩猎天地,就在这海滨树林中,砍树除草,塔起草棚,不久接来妻小,在这里定居下来。这里,海中有鱼虾,山上有禽兽,资源丰富,取之不尽,一家人生活得快乐幸福。其他的猎人得知后,也纷纷迁来居住,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村落。一天大伙儿聚集一堂,商量给村子取个名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取了好几个名字,但总使人觉得不很满意。这时,一位年长的猎人环顾四周,只见一片阿洛树,不由脱口喊出“阿洛美”众人一听皆大欢喜觉得这个名字既动听又能体现村庄的特点,于是定名为“阿洛美”。后来,人们发现“阿洛美”容易与当地见面时的称呼“阿洛”混淆,干脆省掉“阿”字。简称“洛美”,从此“洛美”一词就沿用下来。

    洛美是一座年轻的美城;它的发展与多哥的历史紧密相连。从1897年至1960年多哥前的60多年中,洛美虽是“托管地”的首府,但市容破烂不堪,像是一座偏僻的村镇。多哥后,洛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座景色优美c建筑典雅c洁净舒适的热带名城。全城座落在一片热带林木丛中在高大的按树c青翠的非洲楝树c繁茂的芒果树c挺拔的棕榈树c神奇的面包树c劲秀的椰子树等奇树繁花之中,一幢幢白色c黄色和其他鲜艳色彩的楼房,似隐似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洛美城被一条从洛美旧码头穿过市中心通往内地的铁路分成车西两部分。西城是政府首脑机关所在地,东城是商业区和居民区。靠海滨的商业大街是洛美最繁华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上百家大商店,既有全国最大的高级市场,也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店铺,既售进口的高档货,也卖本国的土特产,货物齐全,深受欢迎。

    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年轻美城洛美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而且为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非洲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会议常在这里举行,著名的洛美协定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c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经济合作的协议就是在这里签订的。

    北非的古城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是突尼斯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湾,属地中海型气候,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景色秀丽,古迹斑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