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射箭。舌尖上的狂欢节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中国人吃的范围之广,真可使他国人为之吃惊。

    夏丏尊谈吃

    孔子说:“食色性也”。这四个字像是蕴含着某种玄机,常常被各色人等提起。鲁迅先生是这么分析的:食是为了延续自身,性是为了延续物种,纯粹是栽树跟乘凉的关系。或者干脆说得浅白一点:食乃经济基础,色乃上层建筑。对于没吃饱的平民百姓而言,是民以食为天;而吃饱了的大王则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吃饱了的不仅仅是大王了,偏爱吟咏风月的文人们则写尽天下艳情。

    当然,懂得这道理的,也许孔子并非第一人。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权威著作黄帝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吃什么补什么”的影子。中华本草中称:狗鞭能温肾壮阳,补益精髓,治阳痿,遗精,不育,阴囊湿冷,虚寒带下,腰膝酸痛,形体羸弱,产后体虚。

    于是后人自然而然地效仿。以鞭补肾,尤其是野生动物的鞭,更是视为珍宝。譬如麋鹿,人们普遍相信鹿鞭有壮阳奇效,视之为宝,一旦弄到手便忙不迭地用酒泡起来,常年饮用。鹿鞭确有补肾的功效,可治疗遗精,但治疗阳痿的功效却大可怀疑。服用鹿鞭的确可以提高性激素水平,但临床上真正由于雄激素减少导致肾虚而引起阳痿的病例是少之又少。古人不仅相信鹿鞭,对于很多动物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这大多是受了“吃什么补什么”这种民间说法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就变成了“以补”。这种说法尽管为一些人所不齿,但至今仍被另一些人所津津乐道。

    这当然仅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食文化中很小的一个方面,关于吃,古人可没少给我们留下段子

    难以满足的“口福”

    晋朝的张翰,官做到大司马东曹掾,级别不低了。一年秋天,他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见秋风吹动落叶,盘旋起舞,不禁心生感慨:老家浙江那边的菰菜c莼羹c鲈鱼脍正是最鲜最美时分。想起来,口水直流。越想心中越痒,回到府上自言自语地说:人生在世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图个快快乐乐世俗的名利怎么能够成为我的羁绊呢第二天上朝,给天子递了一份辞职申请,回家去了。

    为了“口福”,辞掉大官儿,历史上这样的人没几个。尽管张翰如此执著,但终究是为了“菰菜c莼羹c鲈鱼脍”,较之以“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为原则的人们来说,依然是小巫见大巫。如果张翰在世能够看到留传下来的诸多“绝美食谱”,一定觉得匪夷所思

    风干鸡

    藏菜。制作时需要一定的手法,且速度必须非常快,制作者要以极快的速度拔毛c取脏c填调料入鸡腹c缝上c挂于通风处未放血杀死。这时鸡必须还是活的,然后如风铃一般在风雪之中“咕咕”直叫,其景蔚为壮观。

    活叫驴

    顾名思义,又活又叫的驴。前提是活驴,客人指定吃驴的哪一部位,大厨直接剥开驴皮,剜下驴肉。听着驴的惨叫,若无其事地食用那只驴身上的某个部分,真正是色香味声俱全

    烤鸭掌

    活鸭放在微热的铁板之上,把涂着调料的铁板加温。活鸭因为热,会在铁板上走来走去,到后来就开始跳。最后鸭掌烧好了,鸭子却还活着,切下脚装盘上桌,鸭子留做他用。

    铁板甲鱼

    将鲜活的甲鱼放在有调料的凉汤中用慢火煨。甲鱼是活的,当水渐渐升温后,甲鱼就会因为热而喝汤,调料自然就进入了甲鱼的体内。渐渐火越来越热,看着锅中甲鱼痛苦地翻滚,举箸之人无不兴奋异常。最后甲鱼熟了时,外面的汤和甲鱼喝下的汤,使甲鱼肉味中都有汤的味道,鲜美无比。

    三吱儿

    刚出生的小老鼠活的一盘,调料一盘。食用者用筷子夹住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