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量,“不过,从今天起,三天后的午刻正午必须回来。”孙策叮嘱道。随后给他一匹骏马,把他放出大寨。

    第二天早晨,部下诸将不见太史慈身影,奇怪地询问孙策。孙策告诉他们,昨晚听从太史慈进言,放他三天。

    “什么把太史慈放了”诸将无不哑然,认为是放虎归山,把好不容易才生擒装进笼中的猛虎放跑了。

    “太史慈的进言恐怕是假的。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孙策摇头,笑他们道:“说什么呢他一定会回来的。他是信义之士。正因为我这样认为他,才可惜他的性命。如果是毫无信义c不再回来之人,再也见不到也就不可惜啦。”

    “啊,看结果吧。”诸将仍旧不信。

    到了第三天,孙策让人在寨外竖起日晷,派两个兵卒观察日影。

    “辰刻已到”执勤的兵卒每过一刻都来向孙策报告。过了不久又来报:“巳刻已到”

    据闻,日晷是秦始皇时首先在军营中使用的。后来的宋书中有何承天掌“表候日影”的记载。明代有测影台。这些都是日晷不断发展的产物。

    东汉时代,日晷当然还很原始。在沙上垂直竖起一根竿子,用竿子的影子长度计算时刻。

    记录方法,有在沙地四周铺板记录影子的,也有在墙壁上记录日影的。

    “午刻已到。”

    报时的执勤兵卒向大帐里大声报告之后,孙策叫上诸将,用手一指道:“请看南面”

    果不其然太史慈率三千人马准时出现,从远处原野卷起一阵漫天草末土尘,飞驰而归。

    有感于孙策的慧眼和太史慈的信义,刚才一直在怀疑的诸将此时也不禁击掌欢呼,迎接太史慈。

    十三名医

    江东也已暂且平定。

    军力日益增强,威风吹遍远近,孙策的大业可以说就此登上一个台阶。

    “现在十分重要。现在,我应该做什么”孙策自问自答,“是啊,该接来母亲了。”他得出答案。

    自从顶梁柱孙坚死后,孙策的老母和其他家人就长期蜗居在曲阿偏僻的乡下,饱受各种迫害。

    珠帘舆,锦盖车。

    他还加派众多大将和护卫兵去曲阿之地,迎接老母和其他家人。

    孙策把老母奉养在宣城,久违地牵着她的手,道:“您可以放心地安享晚年啦。孙策已经长成大人啦。”

    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母大喜过望,反倒一个劲地啜泣,道:“亡夫倘若在世”

    孙策对弟弟孙权道:“我把大将周泰派给你,你要守好宣城,替我孝敬母亲。”

    说完,他再次出征,争霸南方。

    他每攻取一地,首先立即布告治安,取得民心。

    他正明法纪,拯救贫民,扶持产业,对性质恶劣的违法者则严惩不贷。

    “孙策来啦”

    就这一句话,良民闻声急忙让路,拜于路旁,刁民闻声却失魂落魄,销声匿迹。

    “孙郎爱民,纳用信义之士。”

    许多以前丢弃州县官府城池c逃遁山野的官吏了解到这一点,纷纷回乡,申请任官,络绎不绝。

    孙策还录用文官,人尽其才,使他们为和平复兴尽心尽职。

    他还亲自南征,以图今后治安。

    当时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作威作福,听说孙策就要袭来,已经取道南进。

    “啊呀呀不得了啦”全军骚动。

    严白虎之弟严舆,把兵派到枫桥今江苏苏州附近,进行防御。

    “区区小城”

    这时,孙策亲自来到前线,打算一举突破。张纮劝道:“大将一身乃三军性命。你当在中军,自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