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多少。”
曹操大喜。
“呃,这么说您答应啦既如此,我便速速招兵。”
“好啊。不过打败仗可不饶你哦。你得有充分胜算再举大事。”
“只要军费不用担心,什么事情都能办到。我们的义兵会把河南塞满,您就瞧好吧。”
在父亲曹嵩眼里,曹操再大,也是孩子。他反倒在一旁担心卫弘过于相信曹操的豪言壮语。不过,后来看到曹操做事,渐渐感到无人可敌。
曹操首先广招近乡壮丁,做二旒旗,一旒大书“义”字,一旒大书“忠”字,对外宣称:“我乃奉朝廷密诏,来到此地。”
曹家现在已经沦落成地方乡绅,但毕竟是名门。嫡子曹操人才出色,闻名遐迩。
“奉密敕而来。”曹操的这个说法首先打动了附近村中的壮丁和怀才不遇的乡绅。
“陈宫,这样的杂兵不成气候。更有实力的各州刺史c太守会不会来聚呢”曹操经常向陈宫问计。
陈宫献策。
“只是把忠义写在旗上干等可不成。请更多地吐露忧国情怀。把铁血c打动人心的东西抛出去。”
“怎么做才好呢”
“发檄文。”
“你写吧。”
“好。”
陈宫写好檄文。
他是真正的忧国志士。他写的发自内心的檄文,让人读了不能不奋起。
“啊,好文章读了这篇檄文,我都会提兵前来参加。”
曹操佩服,立即把檄文飞传各州各郡。
英雄,仅仅是英雄,照样一事无成。成就霸业者有三样东西不可少: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的檄文正得天时。
不日就有英才俊杰c精兵猛将陆续不断地前来,投奔到他的“忠”c“义”大旗之下。
既有人自报姓名:“我乃卫国人氏,名乐进,字文谦,愿投奔麾下,共讨逆贼董卓。”
也有可靠之人现身:“我等乃沛国谯郡人,夏侯惇c夏侯渊兄弟,带来手下兵马三千。”
这对兄弟是曹家原来在谯郡时豢养的养子,所以率先来投也是当然。此外每天在军簿上登记到达的人不胜枚举。
如山阳巨野人李典字曼成者c徐州刺史陶谦c西凉太守马腾c北平治所在今河北丰润东南太守公孙瓒c北海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太守孔融等大人物,各率数千骑c数万骑之大军前来响应。
曹操的两位堂兄弟曹仁c曹洪也来到他的帐下。
另一方面,面对这些兵马,曹操从卫弘那里拨出足够军费,充实武器粮草。
“就看他军费那么丰足,他的檄文绝非空文。也许真的奉了朝廷密诏。”
就连观望形势的人看到曹操的军备急速增长,规模日渐增大,都在心里暗说:“晚去一天就会损失一天。”
于是,争先恐后前来投奔。
“义兵塞满河南。”
曾几何时曹操对卫弘说的话,如今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壮语。
因而富豪卫弘不惜投入家财。不,他以外的富豪也都不请自到,运来金银粮草,道:“请义军使用。”
曹操已经拥有众多将星侍奉左右,在三军幕帐里泰然稳坐。传富豪来献钱物,曹操也只说一句:“哦,是吗有东西拿来,就收下吧。”连见都不见。
渤海太守袁绍先一步逃出都城,公开了反对董卓的态度,被朝廷视为祸星。曹操的檄文也送到他的手边。
“曹操举起了大旗。我们如何答复这份檄文”
袁绍召集心腹,早早开议。
他的帐下有很多充满豪气的壮年大将和年轻将校。田丰c沮授c许攸c颜良。还有审配c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