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谓如同尊命啊”

    “在下认为您的宣言是正确的。”

    董卓举剑,声如响雷道:“好既如此,就让你的头暂且放在你的脖子上。其他人如何啊我大事已宣。违者军法从事”

    列席百官唯唯慑服,再无一人叫喊反对。

    董卓就这样威逼百官宣誓,又一一点了官职名称:“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议郎何颙”

    董卓看着他们起立,发布严厉命令,道:“袁绍叛我,内心必思今晚逃回冀州。他有兵力,不可大意汝等即刻率精兵前去追讨,取他人头来”

    “是”

    三将中二将奉命,就要出去,只有侍中周毖道:“啊呀,在下惶恐,认为尊命欠虑。窃以为并非上策。”

    “周毖你要背叛我吗”

    “不。为取袁绍一颗人头,却有引发大乱之虞。他平常广布恩德,门下官吏多出,治下聚有财富。如果听说袁绍举起反叛大旗,山东各诸侯将悉数骚动,那可是管得一时之用的啊。”

    “我又奈何背叛我的人只有讨伐”

    “可是,袁绍本是似有想法却无决断之人,且不识天下大势,只为一时愤怒所左右而离席。彼惧也。如何能为害而妨碍您的霸业呢不如诱之以利,封他为一郡太守,不动声色,把他放下。”

    “此话如何”董卓回顾坐席右边,喃喃地道。

    蔡邕认为大有道理,示意赞同。

    “那就暂停追讨袁绍吧。”

    “如此甚好,是为上策。”

    听到大家口口声声的赞礼之声,董卓突然心情大变,改变成命,道:“差人前去传话,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

    后来。九月朔日。董卓请皇帝到嘉德殿,当日布告文武百官:“今日不出者一律处斩”然后在殿上拔剑,藐视御座,命股肱之臣道:“李儒,念宣文”

    这是预定计划。

    李儒清晰应答之后,旋即展开准备好的宣文,高声诵读起来:策文

    孝灵皇帝,不穷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性情慢惰,凶德已显,损辱神器,宗庙蒙尘。太后亦教无母仪,统政荒乱。众论是起,大革之道

    李儒提高声音继续念着。

    百官失色,皇帝在御座上瑟瑟发抖,嘉德殿上一片寂静,宛若坟场。

    这时,突然响起“呜呜”的呜咽声。是皇帝身边的何太后。

    太后为泪水所噎,终于跌下座来,抓住皇帝衣摆,道:“不管任何人说什么,你都是大汉皇帝你不能动啊决不能从御座上下来啊”

    董卓一只手抓着剑,道:“正如李儒所宣,皇帝昏愚,毫无威仪,太后教诲昏昧,亦无母仪。自今日起,废现帝为弘农王,将何太后打入永安宫,拥立陈留王为帝”

    董卓一边说,一边把皇帝拉下御座,解去玺绶,硬塞进臣子行列,站南面北。

    然后,当场剥去哭疯的何太后后服,让她着普通服饰,退至后排。群臣不禁捂住眼睛。

    这时。有一个人大声道:“且慢逆臣谁给你董卓如此大权,欺瞒上天,强行废黜贤明天子不如与你同归于尽”

    说时迟那时快,群臣中一阵骚动,一人用短剑刺向董卓。

    是尚书丁管,一个年轻纯真的宫内官员。董卓大惊,一边侧身,一边呼救,声音出奇丑陋。

    “哼,干什么”

    李儒从旁一扑,拔刀就砍,斩下丁管首级。同时,武士们锋利的兵器一齐刺进丁管的身体。殿上被年轻义士的鲜血染红。

    尽管如此,董卓终于在这里达到目的,立陈留王,让他即天子位。百官慑于董卓淫威,唱和万岁。

    新皇帝后称献帝。可是献帝年纪尚幼。凡事悉听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