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秀丽的圣彼得堡市区街道,来到市中心的南第一大道490号。这座看上去还是崭新的有玻璃幕墙和透明玻璃装饰的大厦,便是圣彼得堡时报的办公楼。

    二c竟有同仁先行造访

    接待我的是该报老资格高级编辑托马斯c罗林斯th一scrals。美国报界并无中国那样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职称,“高级编辑”只是各报自己任命的一种职务,数量很少,其地位大概相当于部门主编或更高,通常负责若干项目。罗林斯似乎就属于那种地位“更高”的高级编辑,分管两三个部门,自己有宽大的办公室,有秘书听命于侧房。他说他今年已经60岁了,为这家报纸服务了整整38年。此前,他已经在电话里告诉我,因为明天是国庆日7月4日,不少人员休假,编辑部很忙,总编辑无暇出面和我交谈,特委托他接待。见面时他又作了解释,并婉转表示,我向总编辑提的问题他基本都可以回答,我忙说当然当然。

    罗林斯戴副金边眼镜,笑呵呵的,看上去倒不像60岁,只是脑袋有些谢顶,嘴巴中间掉了颗上门牙。他要我称呼他的名字托马斯。他的领带下端未及腰带,衬衣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两边衣袖挽了几道,这个打扮使我想起中国写字楼里一些职员的夏季装束。他说:“你来得真不巧,若早来一个月,就会碰到你们一位同行。”我忙问是谁,他说那人在一家好像很知名的周报工作,但记不清名字和单位了,说着就去抽屉里翻,竟找到了这位同行的名片。我一看,不由脱口而出:“徐列”我告诉他,我不仅和他认识,还很熟。他比我年轻得多,但干得很好,我若干年前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已经在中国目前最著名的周报南方周末当了编委。“他是跟随一个代表团来访的,代表团带着翻译,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托马斯补充道,接着便介绍了这家报纸的基本情况:

    “本报在发行量上超过了迈阿密先驱报,是佛罗里达州最大的报纸。我们平日刊的发行量约为35万份,星期天刊的发行量为438万份。到了冬天,由于大量游客来此度假或过冬,我们冬天的发行量会大大增加,星期天刊最多可接近50万份”

    我插上一句:“我查了资料,你们现在的人口才28万,怎么会发行那么多报纸,平均每人一份还多”

    他回答说:“你说得不错,我们的城市市区人口仅28万多人,但我们报纸的覆盖面积最远可达100多英里之外,在附近5个县发行。我们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右海岸,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邻近的坦帕论坛报teatribune。该报的规模及所在城市坦帕市的大小均与我们相仿,地理位置又很接近,因此竞争一度非常激烈,谁也占不了太大便宜。但12年前我们两家报纸达成协议,我们的报纸在这里销售,他们的报纸在坦帕销售,互相不得越界。至于两市之间的德克萨科县,他们在东部发行,我们负责西部。”

    圣彼得堡时报创刊于1884年7月25日。当时还没有圣彼得堡市,这里的小镇属于希尔斯伯勒县。根据无报不成镇的美国早期移民的习惯,3个男子汉一位41岁的内科医生位28岁的牙医和一位22岁的印刷商,在这一天出版了第一期报纸,当时的报名为希尔斯伯勒时报hillsb一r一ughtis,报纸每周出一期。3位创始人在内科医生药铺后面那十来平方米的屋子编印报纸。他们认真地在这交通不便的边陲小镇做着这件前途渺茫c毫无功利的活儿,直到今天人们也不明白他们创办报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只是猜测他们可能是为了小镇的繁荣。1890年一位名叫普兰特的俄裔将军在南北战争胜利后带着一帮队伍来到这里,用自己在俄罗斯家乡的地名为小镇命名。这时一位有着20个孩子的工匠买下这份报纸并将其迁移至附近的清水港镇clearan的年轻商人花1200美元将报纸买下并搬回圣彼得堡,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