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形。既无交通奸淫之事。幸愿垂矜。丐其生命。王不能违赦不刑戮。其人得脱。奉事大臣。勤谨无替。如是承给。经历多年。便自思惟。淫欲伤人。利于刀剑。我今困厄。皆由欲故。即语大臣。听我出家遵修道业。大臣答曰。不敢相违。学若成道。还来相见。即诣山泽。专思妙理。精神开悟。成辟支佛。还来城邑。造大臣家。大臣欢喜。请供养之。甘膳妙服。四事无乏。时辟支佛。于虚空中。现神变化。身出水火。放大光明。大臣见之。欣然无量。便立誓愿。由吾恩故。命得全济。使我世世富贵长寿。殊胜奇特。数千万倍。令我智德相与共等。佛告王曰。时彼大臣。救活一人。令得道者。今恒伽达是。由是因缘。所生之处。命不中夭。今值我时。逮致应真。佛说此已。诸在会者。信敬欢喜。顶受奉行。

    贤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尔时世尊。而与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老翁老母。两目既盲。贫穷孤苦。无止住处。止宿门下。唯有一子。年始七岁。常行乞丐以养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养父母。余残酸涩。臭秽恶者。便自食之。尔时阿难。见此小儿。虽为年小。恭敬孝顺。心怀爱念。佛乞食已。还到精舍。尔时世尊为诸大众。演说经法。阿难于时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向与世尊。入城分卫。见一小儿。慈心孝顺。共盲父母。住城门下。东西乞丐所得之物。饭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养其老父母。破败臭秽极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甚可爱敬。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阿难白言。不审世尊。过去世时。慈孝父母。不惜身命。能以身肉。济救父母危崄之命。其事云何。佛告阿难。谛听善念。我当说之。阿难唯然。当善听之。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量无数阿僧只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特叉尸利。尔时有王。名曰提婆。时彼国王。有十太子。各领诸国。最小太子。字修婆罗提致。晋言善住。所领国土。人民观望。最为丰乐。时父王边。有一大臣。名曰罗睺。每怀凶逆。反杀大王。大王已死。摄正为王。即遣兵众。往诣诸国。杀诸太子。此最小者。鬼神所敬。时入园中。欲行观看。有一夜叉。从地而出。长跪白言。罗睺大臣。反杀父王。遣诸兵众。杀汝诸兄。今复遣人。欲来杀汝。王可思计避其祸难。时王闻之。心崩惶怖。到于其夜。便思计校。而欲突去。时有一儿。字须阇提。晋言善生。至年七岁。端正聪黠。甚为可爱。其王爱念。出复来还。而抱此儿。悲泣叹息。其妇见王入出惶怖。即而问之。何以匆匆。如恐怖状。其夫答曰。非卿所知。妇复牵之。我今与汝。身命共并危崄相随。莫见捐舍。今有何事。当以告示。其王答言。我近入园。有夜叉鬼。从地而出。长跪白我。罗睺大臣。今兴恶逆。已杀父王。遣诸兵众。杀汝诸兄。今亦遣兵。当来杀王。宜可避之。我闻是语。心怀恐怖。但恐兵众。如是来到。是故急疾。欲得去耳。其妇长跪。即白王言。愿得随侍。莫见孤弃。时王即便将妇抱儿。相将而去。欲至他国。时有二道。一道七日。一道十四日。初发惶懅。唯作七日粮调。规俟一人而已。既已出城。其心愦乱。乃涉十四日道。已经数日。粮食乏尽。饥饿迷荒。无余方计。怜爱其子。欲杀其妇。而欲自济并用活儿。令妇在前担儿而行。于后拔刀欲杀其妇。时儿回顾。见父拔刀欲杀其母。儿便叉手。晓父王言。唯愿大王。宁杀我身。勿害我母。殷勤谏父。救其母命。而语父言。莫绝杀我。稍割食之。可经数日若断我命。肉便臭烂。不可经久。于是父母。欲割儿肉。啼哭懊恼。而割食之。日日割食。其肉稍尽。唯有骨在。未至他国。饥荒遂甚。父复捉刀。于其节解。次第剥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