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直处于“理性”的管辖之下。就象潜意识的力量远大于意识的力量一样,非理性的力量也远大于理性的力量。不管交易守则被多么严格的执行,也不论执行的时间有多久,总有被违背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只要有一次如重仓逆势,如没有及时摆脱亏损头寸等等,哪怕只有一条,就足以致命。古语所说的:“威震四海c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伏自心”,就是这个道理。三是可怕的抑郁症,会导致厌世情结,而这种厌世情结又会导致当事人倾向于自毁。不仅仅毁灭自己的,还会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先亲手毁灭自己的事业。也就是说,利物莫有可能是在病态心理如多次大起大落之后产生的一种虚无或荒谬感的驱使下“故意”陷入了麻烦交易的泥潭。这个原因才是最关键的。这个伟大而又可怜的人在临终前写给妻子的信最能说明问题。他这封信上说:“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写完这封信后,利物莫就在曼哈顿一家饭店的衣帽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他的自杀是源于对人生和投机事业的内在绝望,我想没这么复杂。自杀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主动放弃。生命都可以放弃了,投机事业自然也可以。有人说这个伟大人物的晚年失败,一定是他在工作中放弃了自己多年坚持的原则,或碰了自己多年警戒不去碰的东西一句话,他违背了自己的交易守则,所以他失败了。就如他自己经常说的,只要他坚守自己的交易守则,他总能盈利;而只要他违背自己的交易守则,总会赔钱。但这只是结果,不是原因。总之利物莫的兵败身死有其具体条件,如果是在今天,他的日子会好过多了。在华尔街的众多大师中,他的结局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外,因为从股票做手回忆录这部书的价值来看,他无论是操作理念还是技巧,都达到了堪称大师的境界,至今仍然无人能出其右。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不是淡漠了,而是越来越深切。尽管他破产自杀了,可是没有人能否定他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地位。
修订版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9
作者按:
本文系投资家1973原创,转贴者敬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9c三种人,三种投机
我们已经知道,股票这行,包括任何行业,永远都是老手赚新手的钱,内行赚外行的钱,专家赚大众的钱。当然成为专家仅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成功的充分条件是:1,找到正确的道路;2,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足够久的时间。做到这两点需要三项能力:归纳总结证券市场内在规律的能力或曰化繁为简不为行情假象所迷惑的能力c建立并执行自己的系统和哲学不为表面上漂亮但实际上有害无益的理论所误导的能力c不断从正确和错误中学习,调整策略向市场的本来面目贴近的能力;三项素质:即一个人做事的专注度c持久度和灵活度;以及一个特质:对证券交易无止境的热爱。参与这个市场当中的人,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搏傻者”c“专业投机者”和“价值投资者”,严格地讲只有这三种人,没有第四种。如果说有,那也只是其中两类人的交叉而已。
所谓“搏傻者”,有人说就是承担过量风险去追逐有限利润的人,这种说法太狭窄。大体上说,“搏傻者”就是拿自己的无知和市场搏斗的人,不管他这种行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从效果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新手都可以被归类为“搏傻者”。当然,“搏傻期”过后会开始分化,少部分人转化为专业投机者,少部分人转化为“价值投资者”,但很不幸的,多数人会终生停留在搏傻阶段,直到被“洗白”退出市场为止。能否转化成功只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能否地c持续不断地稳定获利。这个过程一般来讲,资质最佳的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资质中等的人,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资质最次的,有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