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带进苏区。幸喜中央代表团成员进入苏区后,总的来说是支持的正确主张的,只是在土地分配政策等一些方面,开始贯彻王明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错误政策。

    1931年8月30日,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写了一封信。但却在许多方面提出了与事实不符合的批评。同年9月20日,被中央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左”倾领导者们,不顾红军仍处弱小地位这一客观现实,做出了一个决议,要求红军不停顿的进攻敌人,以夺取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接着,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又催逼苏区中央局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贯彻中央的“左”倾方针政策。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1931年11月1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了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这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等5个文件,在许多方面接受并贯彻王明“左”倾错误主张和政策,不点名地批评了以为代表的正确的主张和方针政策。

    这次会议后,过了两个月,就离开了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岗位。“一苏大会”后,由于成立了中革军委,取消红一方面军建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销,原来所任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和总政委职务,也就算撤销了。

    1932年1月9日,临时中央正式做出充满“左”倾错误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正式提出一条所谓的“积极进攻路线”。按照这条“进攻路线”的要求,红军应集中主力打赣州c吉安c抚州c南昌等重要城市,要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以便将长江南北的苏区连成一块,夺取全国胜利。

    认为,就当时的条件而言,这是不现实的。他反对集中红军主力攻打坚固设防的赣州城,也反对红军冒险攻打吉安c南昌等中心城市,而是主张红军主力在扫除苏区内部的白色据点之后,应向赣东北和闽西北方面发展。后来,在制定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方针时,又极力主张红军应采用“积极防御”c“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主张得到了周恩来c朱德c王稼祥的支持和赞同,却遭到“左”倾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其他一些同志的反对。

    于是,便有了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在宁都县北部的小源村召开。苏区中央局的8位成员:周恩来cc任弼时c项英c朱德c王稼祥c邓发c顾作霖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进行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认为是对中央“进攻路线”的消极怠工,是“不尊重党领导机构”,逼要他交出军权。会后,刚恢复不久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又被撤销了。当时由于日夜操劳,加之忧国忧民,更忧红军的前途,身体日见消瘦。于是便到长汀“福音医院”养病,并照顾在长汀生孩子的妻子贺子珍。

    这天,正在病房里看书。贺子珍领着一个大个子的人走进来说:“润之,你看谁来了”

    抬起头来:“这不是大个子罗明吗无事不登门,你怎么来了”

    “我是尽地主之意,来看望你来了。”罗明答道,然后让警卫员把一篮子水果呈上去。

    罗明是闽粤赣临时省委书记,1925年参加中国后,长期在福建西部地区工作。1927年1月任闽南特委书记,1928年2月任福建临时省委书记,同年4月,与许土森c孟坚一起,作为福建省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春回厦门,接任省委书记。1930年6月,中央推行李立三“左”倾路线时,下令各地红军攻打大城市,由于罗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主张,被指责为“右倾保守”。1931年4月被派往闽粤赣特委任组织部长,后由于临时省委书记卢德光携巨款潜逃,前委决定让罗明接任省委书记。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