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托运战利品的人流日夜不息。东路军2万多名红军指战员,也每人发到2套灰军装c1床被子c2双胶鞋c2双袜子和2块大洋。
毛泽民将筹得的现洋和金银运回苏区后,按照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拨出其中的一部分,选择石城县一个叫烂泥垅地方的一个隐蔽的山洞,建立了秘密金库,并且规定,不经中央批准和不到万不得已时,秘密金库的钱不能动用。
“带枪的银行家”,这在中国银行史乃至世界银行史上都是罕见的,只有在中国领导的红军时代,才能出现毛泽民这样“带枪的银行家”。1932年月间,临时中央政府任命毛泽民兼任中央财政特派员,专门负责红军部队在战区的筹款工作。他奔波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之中,实现了他上前线的愿望,也为苏维埃国家银行增添了光辉。
人民政府终于有了自己的票子
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根据地流通的货币十分混乱。既有江西工农银行的铜元券,也有闽西工农银行的银元券,还有光洋和国民党的纸票,甚至有清朝时期的铜板。人们购买物品,抓一把各式各样的票子出来,有时连账也算不清。有些红军战士思想单纯,认为革命战士不用国民党的钞票,有时在战场上缴获了国民党现钞,就放火焚烧,他们不知道这些钞票在国民党统治区可以买到许多苏区奇缺的物资,比如食盐c大米等。
毛泽民看到这些情况,感到十分心痛,也十分着急。国家银行成立后,他把统一苏区的货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黄亚光不负毛泽民的厚望,在1931年12月底就将国家银行的纸币票样设计好了。他过去曾在长汀郡中学堂教过图画课,绘画功力确实不浅。根据毛泽民的要求,他共设计出壹元c伍角c贰角c壹角c伍分等5种面值的票样。
“壹元”票币,正面为紫红色,上边横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2字,中央有列宁头像,左c右两个大五角星,星内分别有“壹”“圆”二字,下边方框内横书“凭票即付银币壹圆”8字。四角小圆圈内,各有个“壹”字,号码为红色。票币下面左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签字,右为中央财政部长邓子恢签字。背面为草绿色,票券中央方框内有英文“一ne”字样,两边五角星内各有大阿拉伯“1”字。票券上边横书“国家银行”4字,下边框内是发行年份。
“伍角”票币,正面为紫色,中央有梅花图案,其他地方除数字不同外,与“壹圆”票币图案一样。
据说在设计“壹圆”票币图案时,按国际惯例,有人提议,既然是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就应画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头像。不同意,说列宁才是无产阶级真正的领袖。
印刷纸币,还得影制铜版,要有专印钞票的纸张c油墨。这些在苏区都没有。经请示项英同意,毛泽民派出专人,经过瑞金永定大埔汕头香港上海的秘密交通线,携带数千元现款,前往上海影制各种面值的铜版,到香港购买印刷材料。可是,国民党统治严密,影印铜版实在不易。在香港购买的印刷材料,也因敌人重重封锁,一时运不进来。
毛泽民食不甘味,睡不安席。他带着曹菊如,钻进深山老林,来到纸槽,与造纸工人商量自己生产印钞纸。赣南闽西多山,山上到处有茂密的竹林。当地人民历来有用毛竹造纸的手工作坊式的纸厂,遍布深山。
工人们说:要造出能水浸耐酸碱又有韧性的印钞纸,必须选择纤维多的原料加工成纸浆才行。
毛泽民请工人们进行试验。他根据工人师傅的建议,发动群众大量采集纤维多的树皮c竹子c麻,收集破布烂鞋,组织人力用石灰水漂,用米臼捣,用水碓舂,用木棒捶,终于做成合格纸浆,送到造纸厂。工人们很快将印钞纸生产了出来。
毛泽民和曹菊如又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