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猜测什么的都有,甚至闹出了笑话。
不少学校的校长看到这则启事后,以为“二十八画生”大概是个神经有毛病的怪人,不怀好意,便将传单没收烧掉了。而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马校长看到启事后,给她的第一反应是有人找女学生谈恋爱。马校长有些恼火:这找对象找到我们女师头上来了再细看启事上写着“来信由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陈先生转交”的字样,便亲自找到“一师”附小,气冲冲地问:“陈先生,你怎么帮人作起求友的事情来了这个二十八画生是什么人求友求到了我们女子师范”
“马校长,二十八画生就是一夜成名的呀”陈先生赶紧解释,“他是咱们一师品学皆优的学生,正像启事里宗旨所写,他是为了寻找改造国家的同志,我敢保证绝没有其他意思。”
“果真这样”马校长问:“照你这么说来,还真是位有志青年了”
马校长多少还有点不放心,又把电话打到“一师”名师杨昌济那里询问,“二十八画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杨昌济爽快地回答:那是我最优秀的门生之一。“一师”中有三个我能看上眼的学生,一是萧子升萧三的哥哥,二是蔡和森,三是。而毛却是个“奇才”和“智囊”。
马校长又问:“那怎么叫个二十八画生的怪名字”
杨解释道:“是他的名字,按繁体就二十八画啊这没有什么古怪不古怪的。”
马校长听了杨昌济的解释,顿开茅塞道:“杨先生,你是了不起,你的学生可畏,经世救国之才,国家有望,民族有救啊”
再说这则征友启事发出后,只得到“三个半回音”。
那3个响应的人最后在革命的征途中都先后背叛了他和。只有半个还令心喜,部分地实现了他的理想。这“半个回音”,名叫李立三。据回忆说:“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据回忆,当时有一个学生叫罗章龙,在学校广告栏里看到了“二十八画生启事”,给毛写了一封肯定的信,毛也给他回了信。毛在信中说:他的来信恰似“空谷足音,跫然色喜”。一个星期天他们约定在定王台图书馆见了面。直截了当地询问罗章龙读过什么书。事实上罗章龙后来与接近,参加了发起的“新民学会”。
1915年,当选为第一师范“学友会”干事,他还组织了“学生自治会”,且说这一年的1月,日本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端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的大拼盘,强迫袁世凯吃下。袁世凯不管味道腥臭,实想独吞,又怕引火烧身,动作慢了点,这时主子于5月7日下午3时,发出最后通牒,限3日内答复,时间不得错过。
心慈不得皇帝做。5月9日,袁世凯一纸复文表示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一师”的学生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读罢,在封面上写下四句誓词:“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15年从夏到冬,参加组织了“一师”学生开展反日c反袁的斗争。当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声甚嚣尘上时,团结进步师生,公开进行反袁演说并写文章,和帝制派劝进复辟的丑恶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他又以学友会的名义将著名人士的反袁称帝的文章汇集成册,在校内外广为散发,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浑身是胆的“总务官”
1917年10月,被公举为一师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在此之前,一师的总务和各部部长均由在职的学监和教师充任。应该说,这也是开了学生担任总务职务的历史先河。
担任总务官后,学友会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从而促进了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