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万9千按历代八旗杂档,可以见到牛录的编成其人员数量浮动相当之大。伊勒慎只有24户,编成一个牛录。雅瑚和恩格图都只有19户,分别编成一个牛录。法都带领60余户,编成半个牛录等等。按通常的情况下,不过皇太极继位后,把每
个牛录的定额改成了200人,大概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时代的牛录平均人数实际上约是定额的23。这样来看,八旗初创之时,约有总人数4万人。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数不是总人口,而是“丁”的意思,也就是16至60岁的男子。通常的一丁对五口的比例,这说明那时后金有总人口20万左右。更要强调的是,这4万人并不都是兵士,不知道为什么许多文章简单地把八旗的总丁数当作八旗的总军力。虽然后金是全民皆兵的部族,也决不可能国内所有16-60岁的男人都同时当兵出战。
然理论上每个旗人都有当兵的义务,但实际上披甲的比例最多也不过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二丁抽一,已是极限。天命年间有时每牛录披甲一百多,到了皇太极手里定额为每牛录六十甲。“每牛录满洲三人中许一人披甲,以六十名为常数。其中或多或少,务于三人中选一人。他牛录甲虽有余,亦不许补不足。”太宗实录崇德六年三月甲子因此,在皇太极时代,每牛录丁数200,其中披甲人60。披甲的比例是60200=30。大约来说是三丁披一甲。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时究竟动用多少兵力了。按前面的讨论,入寇时每牛录出兵15-20人左右,而一个牛录的总兵额是60人。所以,皇太极入寇时的兵力是当时八旗总兵力的14到13左右。而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倾巢出动,大本营一个不留。事实上,后金出动13试探性地迂回深入已是相当多的兵力,到甲申年山海关大战这种一赌国运的时刻,多尔衮也只有出动了总兵力的23而已。按老档,到了天命六年增长到231个。天聪八年,皇太极宣布把每旗的牛录数定为30个,总共240-260个牛录。再按光绪事例卷1111,统计皇太极末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时,满八旗共有牛录佐领318个。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天聪三年入寇时,满洲八旗的总牛录数在240-250左右,应该不会差太远。按照太宗朝一牛录佐领200人的定制,则当时共有壮丁5万左右。再按照每牛录60披甲人,共有作战士兵1万5千人。1万5千这个数字,从另一些材料中也能得到验证。例如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按老档,实录等史料记载,皇太极大军于十月初二于盛京起行。初四,扎鲁特部来会。初五,奈曼c敖汉c扎鲁特部等来会。初六,巴林部来会。十五日,科尔沁大部共二十三贝勒领兵来会,扎赖特部本来要来,走了一半又回去了。二十日,驻喀喇城,会合喀喇沁诸部。二十七日,前锋开始攻打龙井关。先说蒙古二旗。八旗中本无蒙古旗,天命七年,科尔沁c兀鲁特诸部率三千余户人口来投,于是有了另设蒙古旗的必要。满文老档40册,努尔哈赤说:“我念尔等来归,故编尔等为二旗。”这就是蒙古二旗。这二旗共三千余户,按每户平均一兵计,即3千兵。到了天聪二年,人数略有增长,姑且算为4千兵。试举数例:此次入关科尔沁蒙古的总统率“土谢特额驸”,他5年后已是亲王,手下不过有甲兵总数936人。在23贝勒中,如卓里克图,他5年后也是亲王,不过有兵587人。大c小桑阿尔寨加起来有671人,穆寨才有240人,索诺木更仅有130甲兵。这还都是5年后的数字。
满洲蒙古骑兵分六队攻击,后金军前锋护军率先攻击祖大寿阵,受挫。转攻王承胤的骑兵阵,也失利。以三路骑兵总攻袁崇焕阵,贝勒阿济格战马受创死,本人受箭伤几乎丧生。贝勒阿巴泰中负极受挫。蒙古额驸恩格德尔等也被击却溃走。袁崇焕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