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结局

    一晃半年时光就已经过去了,李佳玉的地位日益稳固,而秦宇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抉择,是留还是走。手机阅读小说,同步更新!{.26dd.Cn'}

    吕倩儿这半年一直呆在秦府,和刘秀芸的关系已经变得情同姐妹,秦宇也是暗中观察了很长时间,也慢慢疑心渐趋。

    朝廷的政务朝着秦宇所希望的方向在运行,他唯一比较郁闷的是李佳玉越来越依仗他了,他现在却是挂着户部尚书的名头在内务府办差,这户部的事他基本安排给了提拔为户部侍郎的邓志鸣掌管,而原来的萧侍郎被他找个理由调至地方。

    徐直清原本计划如果自己孙女能够嫁入秦府,自己就全力帮秦宇上位,但是眼下看来自己的如意算盘是不行了,秦宇无须他的提携,已经隐然和三公并列成为朝中有数的重臣,而事实上李佳玉事无巨细,都会征询秦宇的意见,这让徐直清着实郁闷。

    但是好在秦宇似乎在内务府中,对徐直清算是最好的,徐直清也是隐隐透露了自己的心思,但是秦宇从未应承过什么,在秦宇心中此刻想到的却是如何全身而退,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李佳玉的威严越大,平日里秦宇已经尽量压低姿态,避免让李佳玉有主弱臣强的感觉,但是李佳玉似乎什么事情都要问他的意见,这让秦宇多次想向李佳玉提出辞官一事都未能成行。

    而大楚帝国也终于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夏国终于战败了,夏国的国君和一干人等悉数逃到了楚国,而辽国在占据了夏国大部分地方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东进的计划,在西面和大楚的西大营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辽国知道此时并不是对楚国开战的时机,多年对夏国作战已经消耗了辽国大量的兵力,所以辽国采取了非常隐忍的态度。

    按照李玉基生前的所定,在辽人刚刚击败夏国之时,就是大楚挥军北上之日,虽然低价放粮的政策尚未见效,李佳玉也等不得了,命令李佳昌亲自督战,挥军北上。除去南面提防南蛮的必要的军队外,大楚几乎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北大营和西大营,而上官剑的为绿林之士则是守在南面,倒是减轻了一些朝廷的负担。

    辽国虽是疲军之势,但是占据地利之便,先锋军刚一接触,楚国的三千精锐就被辽人全部吃掉。

    倒是这一场仗让李佳昌等人意识到辽人虽是疲态,但是依然战力强于楚国,好在楚国用粮食从辽人那换取了不少马匹,并从辽国请来了几个教头,组建了一支数量不少的骑兵。

    大楚为这一战积蓄良多,虽然初战失利,但是很快调整策略,和辽国打起了消耗战。

    辽楚一战持续了一年,最后大楚的军队终于占领了辽国的都城,辽国大王萧峰维率领残部逃脱,继续在北面草原打游记战。

    李佳玉采纳了秦宇的意见,对辽国的辽人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一部分人严惩不贷,枭示众,特别是以前辽人中的官员,而对一般辽人则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当地的官员采用了辽人,而不是汉人,这点朝堂中虽大有争议,但是秦宇毫不退让,正是秦宇这一举动,暂时保证了占领区的辽人的安定,以辽治辽这一策略初步取得成功。

    在辽楚争锋的时候,南蛮瞧准机会意图北上获取更大利益,但是此举早在秦宇的预料之中,因李佳昌在北面灭辽,李佳玉对南面颇为担心,但是朝中可以值得信赖的人却是太少,秦宇被派去南面督战。

    南蛮虽然人数多过南大营的守军,但是上官剑等人骁勇善战,在秦宇的指挥下,抵挡住了南蛮的进攻,北面战事一了,李佳昌知道南面战事吃紧,挥师南下,和秦宇会合,终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南蛮诸部击溃,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南蛮诸部败落后,并没有和往常一样称臣即刻,秦宇要求南蛮各部族长必须将子女放在京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