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走,路上碰到的僧人就越多,打听一番才知是天佛原乡大典开始在即,便纷纷赶往参加盛会。
长生心中自然是想要去的,但是却感觉忘尘缘似乎是有了心事。
是因为佛乡吗
忘尘缘曾经是欲界辅座,而且在天佛原乡潜伏多年,确实不方便再去佛乡,只是如今长生受了玉菩提的灵光一点,不去也是不妥的。
头顶晴空朗朗,万里无云,飞鸟轻灵而过,留下一声鸟啼。
两人并行,渐渐靠近集市,前方有个面摊,长生看了看头顶阳光,便打算协师尊歇歇脚。
叫了两碗阳春面,长生就同忘尘缘坐下了。
木质的方桌有些旧,但是还算干净,路旁行人来来去去,神态各异,最普通也是最常见的景象,却叫人很安心。
“师父,你在担心什么。”长生还是问出了自己关心之事。
忘尘缘早就看出长生打算,反问着她:“你想去天佛原乡”
“是徒弟又给师尊添麻烦了”长生知道忘尘缘不能同去,所以低了头却听到忘尘缘语气平淡的说了一句。
“这一路上,我等你的还少了吗,你去了,回来到这个镇上来寻我吧。”
听到这个回答,长生下意识嘴角扬了扬,眼中闪过笑意,正好小二把面端了上来。
白色的大碗里是热气腾腾的面条,面条匀称筋道,乳白色的汤汁极鲜,漂泊着淡淡的油花,上面又撒了几粒青翠的葱沫,香气扑面而来。
长生敛袖取了一双竹筷递给忘尘缘,然后才拿了一双筷子自己吃了起来。
用饭时,长生低下头去夹面,脑中却在想别得事情。
师尊不是因为佛乡之行有了心事,难道是为了这次回中原武林吗
长生渐渐陷入沉思,却被筷子敲碗的声音拉回,原来是忘尘缘见长生心不在焉的模样,用筷子点了点碗口,以此拉回她的注意力。
“长生莫非是觉得不合胃口”
长生小时候大多数是饥饿状态,还要干活,天天吃野菜,怎么会有挑食的毛病,摇摇头,知道忘尘缘是在打趣她,低头老老实实吃起来。
“那是吃不饱吗”
长生少见了缺了份淡然,那种因历练而出的高僧稳重,一下子因为这句话散去不少。她以前因为身体生长被揠苗,胃口极大,甚至最开始超过做粗活成年男子,后来身体慢慢养回来,才趋于正常人。
此时师尊旧事重提,莫非当年真得吃太多吓到师尊了吗。
“不是师尊我”长生不知说什么是好,觉得面皮少有的薄起来了。只好闷声不言,埋头吃面,然后发现一双筷子伸过来,接着碗里多了一片酸酸甜甜的绿色腌瓜,抬起头来看见忘尘缘拿着筷子笑吟吟的看着她。
用过饭之后,长生同忘尘缘在镇上找了件客栈,给乐安写了封长信,写了这一路见闻,勉力对方向学之心,招了灵鸟送去白沙书院。
长生回头看见忘尘缘正撑着头在窗边的桌上,闭目凝神。她早已经知道忘尘缘在担忧什么了,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己。
“学道之人,心无慧剑,情缘难斩”,长生话语微微一顿,提起情字还是有些难以出口,然后又接着道:“如今我已慧剑在握,修明明之心,师尊请您放心吧。”
最后一句说得郑重,长生见忘尘缘睫毛抖了抖没有睁开眼,呼吸一滞又恢复了正常,眉间的心事消散,知道对方明白她心中所想了,便告退离开。
她不会忘记头顶的晴空是用何种牺牲换来的,会永永远远的记得,永永远远的敬佩。
再无其它。
到达佛乡中,此地草木新生,再多僧人往来都破坏不了这千年亘古不变的宁静安详。
长生在浴佛大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