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楚荷菡的心才释然,总不能在这个时候,再得出相反的结论吧。
旭听着楚荷菡絮絮叨叨地说,看到了与自己记忆里不一样的另一个楚荷菡,这个楚荷菡已经是物质的了,精神的楚荷菡看来只活在自己的记忆里。
旭甚至怀疑自己从来都不是很了解眼前的这个女人,他一直不愿意相信楚荷菡当年与张代表关系的发展,一直都很难想象楚荷菡会生下一个女儿又放弃她,一直迷惑楚荷菡怎样在死刑后又求生的,现在却似乎能够想象。
在楚荷菡的叙述中,他看见了一个坚强的在三十岁以后决定重生的女人,看见这个女人在八十年代初重新开始勤奋地学习外语,执着地要出国,努力打拼,看见这个女人在国外咬牙站起来,站住脚。又满意于,甚至骄傲于现在生活的富足与安定,满意于现在的婚姻与家庭。
旭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楚荷菡的努力与满意并没有过错,但他似乎不喜欢楚荷菡这样表述付出与收获,强调这种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正比关系。旭明白生命中很多付出与收获是不对等的,强调这种对等性的楚荷菡因为她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优越,并隐隐地流露出背后的功利来。
旭也不喜欢楚荷菡表达出来的那种坚强,这是他不熟悉的坚强,他记忆中的楚荷菡是柔弱的,封闭的,对外界紧张的,但同时也是善良的,受气的。
一个坚强的楚荷菡显得那样机械。旭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大男子主义观念在作怪,自己似乎不愿意接受一个坚强的女性,更愿意回忆那个记忆里的柔弱的楚荷菡。
他也确实认为在楚荷菡坚强的背后是是一种自我的强烈保护,同时也意味着在保护的反弹时对别人的潜在侵害。
旭突然明白楚荷菡之所以能够从监狱里活下来正是因为她的这个特征,更伤感地意识到:其实楚荷菡可能原本就是这样,否则她不可能作为一个孤儿一直努力上广院c到报社,她那时表现出的封闭c敏感c多愁,只是自卑压抑了天性里的倔强。
自己是一相情愿地按照文人东方式的审美预先规定了一个摸子:楚楚动人的想象中的楚荷菡。
旭也释然了,他发现自己与楚荷菡其实并不是一类人,多年以来,旭一直以为是命运的无常作弄了他和楚荷菡,为此愤恨。今天,他明白两个人其实是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的。
看来,相见是对的,相见才能相忘。
五c理解
李非和爸爸坐在校园的一角。李建民羡慕地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大学生,有些遗憾自己没能上学,这一生的理想要靠这个女儿去传递了,但也欣慰,生命的付出可以在别的方面,比如下一代获得回报,人的一生有两个价值,自己的价值,孩子的价值。
人类可能就是在这种对下一代的繁衍c抚育与奉献中一代一代的传承,发展,进步。每一代人为下一代人的幸福奉献,而薪火相传,价值相连。
女儿突然问了一句:“今天,我去见她吗”
李建民有些不解。李非接着说:“她的同学刚才来找过我,晚上,我可以去见她,你觉得我该去吗”
“你为什么不想去呢”
“我觉得我不能接受她。”
“你能接受我,那天晚上,也不负责任的跟她,为什么不接受她”
“她自私。”
“自私因为她生你有目的还是没养你”李建民反问,他不希望女儿还被身世的问题困扰,他希望这一次来能够彻底得解除女儿心里缠了十几年的死结。为此,他战胜自己的羞惭,战胜自己的恐惧,讲述了不堪的往事,不是给女儿更大的心理负担,而是让她理解,让她宽容。
“不是为我,我觉得她对不起你耽误了你。没有我拖累,你也可以上大学她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