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桌什么的,那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可是如今要是办个几十桌,那谁家都没那么大个家。就算唐铁柱家条件比较好,可是也没那个胆亮说办几十桌席面。

    更重要的是,顾曼娘他们家办席面,你一家子跑去吃,以后你家做事,人家也来一家子,那还不把家给吃垮了。所以,一家子都来唐家吃席的事情,这事绝对不会出现。

    村里没多少人,多的基本上就是自家亲戚。这自家亲戚来走亲戚,那基本上全家出动了。所以亲戚比较多。算下来,要办六桌才能坐得到。

    顾曼娘怕到时候坐不下,决定到时候办七桌席话。七桌席话,每人一小碗糍粑算算看这得要多少斤糯米。

    可是人都已经请了,总不能推掉吧。所以,这糯米还真得买,这糍粑必须得打才行。

    到了请客那一天,唐家天不亮就开始忙起来了。

    席面,是顾曼娘花银子专门请厨师回来做的。虽然这厨师不见得手艺有多好,可是人家是做惯席面的,会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不让主人家操心。

    顾曼娘之所以花这银子还不是为了不想操这心。所以这银子花得,她根本就不心疼。

    这酒席有人弄,这糍粑却得唐家人自己来。

    要打糍粑,那就必须得先把糯米先用蒸子蒸熟才行。因为今天需要人量多,唐家几个灶都烧着火不说,丽娘那里,顾曼娘也让她蒸了一锅糯米。

    先把锅里的一大锅水烧开,等锅里的水烧开之后,顾曼娘这才把糯米用水淘干净之后倒进锅里,等锅里煮开几滚之后,又把里面的糯米给滤出来,放在蒸子里面蒸。

    想要把糯米蒸熟,可得费上好些功夫。天气热,顾曼娘一直在灶边烧火,那汗水跟雨似的直接往下掉。有时候实在是太热了,顾曼娘也顾不得其他,直接跑去打冷水洗脸,这样才觉得舒服一些。

    顾曼娘在烧火的时候,其他人也不得闲。唐家没有石臼,得去别人家借。

    借回来,可不能只放在那里就行了。还必须得用清水把石臼洗得干干净净的,要是石臼没洗干净,打出来的糍粑吃着可是会有沙子的。别看洗东西简单,可是要洗干净,可得费上许多的功夫才行。

    这糯米蒸熟了,可不会马上就打糍粑,必须得等客人来齐了,才打糍粑。因为,这糍粑必须得现打现吃,要是冷了就不好吃了。

    等家里的客人来齐了,顾曼娘就用盆子把蒸子里的糯米打一盆子,然后直接倒进石臼里。然后再由两个大男人用杵槌使劲捶打。客人都来齐了,所以找两个大男人出来帮忙,可不是什么难题。

    这蒸熟的糯米得捶打得烂烂的,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才好吃。

    本来这打糍粑是男人的活计,先是唐大柱和唐二柱两个人先打,要是换着自家人吃,这两个人打糍粑根本没有问题,可是挂不住这量多呀。真让这两个人把所有的糍粑打好,那还不得累趴不可。

    顾曼娘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力气大。所以等唐大柱他们累了,她就自己上场。因为她力气大的原因,别人一窝打下来花二十分钟的时间,她差不多十分钟就能搞定。而且打好之后,这气都不怎么喘。

    糍粑打好之后,再用盆子把打好的糍粑装上。女人们再快速的把打好的糍粑用手扯成一小坨一小坨的。刚开始打出来的糍粑不但烫,还粘手。四川有一句话叫着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子。你就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糍粑有多粘水了。这个时候必须得用锅里的蒸子水洗手,这样就行。

    每碗扯三个糍粑,再扯另一个。每碗扯好之后,就得在上面放上足足的白糖。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放一些其他其他甜的东西。不过,这个时代糍粑拌着白糖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顾曼娘他们用上足足的白糖,已经挺不错了。

    这边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