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鼓舞和力量。
208谎言和真情
一位尚不足60岁的作家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现代医疗技术的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已无法做手术,也没必要了。家属却坚决要求医生给开一刀,不能白白地等死。现代医疗技术无论多么先进,终归是隔皮看瓤,打开后万一还有希望呢把毒瘤多少切去一点,总比一点不切要好吧更重要的是为了安慰病人。家属告诉他是肺里长了个良性小瘤子,如果不手术,关于良性的谎言岂不就得戳穿家属还请求作家协会出面,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医院给实施手术。于是一些知名的作家也加入撒谎行列。医生虽然明知手术对病人有害无益,也只能答应病人家属和所在单位的请求。因为他们也是撒谎者,从一开始就和家属一起向病人隐瞒了真实病情。哪一个癌症患者的家属不是这样做的呢
从谎言变成了行动,病人的身体被切开了,跟医生预料的一样,绝无手术的可能了,原样又缝合起来。绝症在身的病人又白挨了一刀,损伤了元气。得到的只是一句新谎言:手术很成功,很快就会好的。
所有到医院看望他的人不仅重复着家属提示的谎言,还即兴创造出一些新的谎言。包括他家的小孩子,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态说着大模大样的谎话。没有一个人为此感到有什么不安。相反倒有一种神圣感,一种悲壮感,都在扮演保护他的角色。大家心安理得地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是为了他好,怎么骗他都没有关系。
自以为比对方强大,可以撒谎,出于同情对方,为了让他高兴,也可以撒谎。
他的生活被谎言包围着,也许他的余生就得靠这些谎言支撑着。
他的精神居然真的好起来,要求看文件;给医生写了感谢信;提出了病好后挂职深入生活的计划;要求再分给他一套房子,他的孩子多,已经给过他两次房子都不够用的;要求专业职务评定委员会把他由二级作家升为一级作家他的全部要求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人们无法拒绝一个不久于人世的人。这些应允又是不可能马上都能兑现的。正因为用不着兑现,别人才答应得那么痛快。
为什么欺骗一个快死的人就不觉得是缺德呢因为说谎的动机是善良的。是诚实的虚伪,是诚诚恳恳地在说谎。
一个平时最瞧不起人或许是他最瞧不起的人,听说他得了绝症,到了医院跟他和解,不慎说漏嘴,捅破了窗户纸。他奇迹般地开始昏迷,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是真话害了他,还是谎言害了他是被欺蒙地活着好呢,还是明白真相后死去好呢: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一要看当时的境况,二要看引起的后果。为人的难度,关键就在于把握好这种尺度。
209不胜利就没有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不久,当英军从挪威溃败下来的千钧一发之际,英国中流换马,撤掉软骨头的张伯伦,让铮铮铁汉丘吉尔挑起大梁,这确实是扭转战局的关键的一步棋。
当时日本横滨银行驻伦敦分行的经理加纳子爵预言,不出3个月,英国就将挂白旗向纳粹屈膝投降。美国驻英大使肯尼迪也公然发表谈话说,民主主义在英国已寿终正寝,纳粹接管只是时间问题。英国的败北主义者更不断造谣惑众,说圣诞节就将停火。但是丘吉尔上台后,用一个大大的“不”字,粉碎了一切和平幻想。犹如罗斯福总统每星期五对美国广播听众的炉边恳谈一样,那时,丘吉尔也于每星期一晚7点,通过电台对广大群众发表亲切的谈话。他曾用发颤的语音对英国公众说:“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是热血c汗水和眼泪。”略顿片刻,又带着蔑视和坚定的自信补上一句:“我们正等待着德国人过来呢连海里的鱼也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