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烧了,跳跃的火焰映出他波澜不惊的神色:“去若无万无一失的布置,本侯怎么会那么傻去送死。再说我也想看看他们是怎么摆弄这楚国江山的。”
红烛摇曳,最后明灭几下,便流干了蜡泪,一室又复恢复了黑暗。而天边,正隐隐露出东方白了。
果然,第二日正午,楚霍天便接到了京中的圣旨,不出所料,圣旨中称,二皇子才德兼备,孝恭谦和,为皇太子。楚霍天身在京郊西北,自然不知道楚京中上上下下得此消息的大臣们是如何反应,不过可想而知,定是一派欢呼,一派敢怒不敢言,如今皇后一党得了势,自然对清流一派大加打压,圣旨中又贬了几位清流党一派官员,说他们私开言论之河,蛊惑民众等。楚霍天听了只是在心中冷笑。
传话的太监又笑言道:“如今二皇子初及太子位,请侯爷务必要回京一趟观礼才是。”
楚霍天也笑道:“那是当然,请问下公公,皇上最近龙体如何本侯在此整顿军务实在是忧心如焚。”
那公公面色不改,拱手答道:“圣上龙体渐渐好转,只不过是被屑小惊了一下,休息几日便好了。请侯爷不必挂心。”
楚霍天点点头,恭送他出去了。
赵清翎从后面屏风处转出,摇了纸扇笑道:“还真忍不住,如今大皇子在京中形同软禁,贤妃还被困在静国寺中,清流一党本来就成不了气候,如今只剩侯爷了。”
楚霍天看了看手中的圣旨,随手一丢,拍了拍手道:“子玄那边怎么样昨日见他伤得不轻,却还是命他出去了。那边还是要他看着才行,换别人本侯都不放心。”
赵清翎斜斜睨了他一眼,笑道:“是啊,我看苏将军真是劳碌命之人,接两位夫人也要他亲自去,这军机大事也要他亲自去。”
楚霍天听得他又扯上欧阳箬,不由尴尬几分,赵清翎哈哈一笑,摊开地图道:“再看看放心些,这与秦国那黄毛小儿第一次合作实在马虎不得。”
楚霍天收敛了面上的笑,也低头一起细看。
第44章帝王家1
楚乾德五年八月末,楚帝下诏立二皇子楚涵真为皇太子,是日楚定侯仅带了百余随从,入了楚京。翌日,随即进宫见圣。楚乾德五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年份,先是楚霍天得胜回朝,接着边是无止尽的党派斗争,争储风波。如今一道圣旨下,不知道封住了多少人的悠悠之口,又不知道让多少人心怀愤恨。
朝堂之上楚霍天一改往日的紫麒麟朝服,改穿武官红色官服是着实让了不少人侧目不已。他放眼望去,底下的大臣们神色得意者有之,沮丧者有之,神思不属者也有之。百官百态,若要说神情不变只有那几人了。楚霍天看向右边的国丈,他倒是面色不变,下首的皇亲族中,景王与谨王亦是波澜不惊。沉寂的朝堂之上言者寥寥,楚霍天也不急噪,若他算得没错,再等上一等
金殿之上,楚帝面色苍白,已然不能端坐在龙椅上。他睁开半闭的眼睛,扫了一眼下首,无力地挥了挥手,一旁的太监正当要宣布退朝,忽然殿外长鸣号角,大殿里准备退朝的众臣们俱是大惊失色。
楚国以武力立国,百年来若有边关危急,便以烽火为号,号角警示。如今百年过去,这开国立下的规矩都未改变过,只是楚国日盛,甚少有他国来犯,天长日久,几乎有人忘了有这么一个规矩了。如今在这死气沉沉的朝堂之上,竟听闻了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连昏沉沉的楚帝都惊得立起了身子,昏花的老眼凝视着千层玉阶。底下的文武百官一片哗然,议论之声不绝于耳。国丈面色微变,景王与谨王亦是面面相觑,楚霍天面色不变,只是望着那长号传来处。
国丈终于忍不住问道:“侯爷可知晓此次千里传烽火,是边关哪个地方危急了”
楚霍天回头看他,微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