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基础上阐明了新世界观的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1846年,与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批判了蒲鲁东主义c魏特林平均和“真正的”社会主义。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同年加入者同盟,并参加了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伟大的宣言。

    欧洲18481849年革命期间,马克思c恩格斯回到德国同人民一起参加了斗争。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声援各国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于1849年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定居伦敦直到逝世。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和1851年路易波拿巴复辟后,马克思先后发表了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结了1848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刻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著名论点,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c不断革命及工农联盟等思想。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c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论在恩格斯逝世后由考茨基整理出版。

    资本论这部不朽巨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石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和经济运行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的必然胜利。

    1864年9月,马克思在伦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期间,他高度评价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并撰写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总结公社经验教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一文中更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马克思继续以主要精力撰写资本论第二c三卷,同时关心国际运动发展,抱病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对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在资本主义和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三章日本和俄国

    马克思的同壕战友1

    作者:梁功平

    马克思的同壕战友恩格斯

    恩格斯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运动的奠基者。

    他于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就被他的父亲送去学习经商。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统治c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c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恩格斯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在这里,他参加宪章派活动,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