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之作老子
必读理由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经典
汉唐盛世治国的至宝
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
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书
超前的世界性哲学思想
学术与社会价值并重的不朽著作
二千年中国文人思想的源泉
作者:老子
国别:中国
类型:哲学著作
成书年代:战国初期,前5世纪
阅读时间:青年c中年
推荐读本: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背景搜索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c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员,在民间被称为太上老君c道德真君。关于老子有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宋代的太平广记在第一卷的卷首就着重介绍了他:传说,他的母亲怀胎七十二年,方才剖左腋而生一白首老孩,故称老子;又说,他的母亲在李树下生育老子,生下来即会说话,指李树道:“以此为我姓。”传说虽然虚妄,却反映了老子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由于老子学识渊博,声望显著,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并表达了对老子由衷的敬仰和赞赏。春秋末期,周王室趋于衰微,且内乱不断,老子有心归隐,跨青牛远去,至函谷关,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著书上下篇,道德五千言,即为老子。现代学者认为,此书并非全是老子手定,而是由战国前期道家学派编纂而成。
内容提要
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为德经,总称道德经。无论在中国的哲学c政治c军事c管理c宗教c文学c伦理等诸多领域,此书都可称得上经典名作。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宇宙。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心目中的宇宙就是“道”,道无所不在,周行不止;道是万物的根本;道是视之不见c听之不闻c搏之不得的无形物。他的这一思想,冲破天帝造众生的神论观点,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首创。
第二,人生。老子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贵身自养,摄生修行;二是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前者在第十三章有精彩的论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既然身体能与天下并重,那么怎样贵身爱身呢老子认为,首先应摈除五色c五音c五味这些物欲享乐,然后注意摄生,见朴抱素,加强个人修养。后者是老子反复强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体现了一种以退为进c以静制动的人生哲学。
第三,政治。老子最著名的政治主张就是“无为”,这是他认为的治理天下的最高原则。他倡导顺应民心,符合天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消除一己之心,使民众安居乐业,实现无为而治,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此外,老子还有许多战争论述,深合兵家之要,是很多军事家奉行的准则。
作品影响
老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思想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c道家的庄子c法家的韩非子都受到过老子的影响。汉初,黄老之学盛行,并渗入到政治生活中,名相萧何c曹参在治国时,“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汉书;刑法志。东汉末年,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视道德经为经典。魏晋时期,玄学昌盛,在朝的玄学家注重老子的无为而治,在野的玄学家提倡老子的“自然”之说,老子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