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济体制,概括的说有三种类型。甲完全国营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代表。短时间重整了军备,成为强国,但民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可以参考其计划经济的方法和勇敢前进的精神。乙政府完全统治下的全体主义经济,以德意日为代表,同时容忍私人企业。增强国家全体的力量和军备,侵犯其它国家利益。这种体制能够克服自由散漫,在短时间取得成果。但是,中国爱好和平,要为国际和平做贡献。丙以自由竞争为主,部分政府控制,以英美为代表。部分政府控制与上述的两类体制不同,是守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但翁文灏是计划经济论者,希望国防优先,政府应该负更多的责任促进国营事业的发展。民国期间以民间轻工业为主,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抗战时则向计划统治经济倾斜。有意思的是,积极推进民间企业的张謇c宋子文c陈公博等都拥有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

    由于采用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按chang 1969的记载,工业增长率在191220年间高达134,1921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36,为87,191242,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 chang1969,pp2074。

    而在同一时期,日本采用重工业优先的统制经济模式,效益低,增长率低下。一战期间19151918工业增长率为134,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38。19321936由于向战争突入,工业生产又加速,工业增长率达到111。工业化的轨迹p109110

    中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才拉开差距,但中国锐意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民国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2c30年代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但这繁荣却是虚壳,918不战而丢东北,抗战时英勇的中国士兵要用大刀向装备精良的鬼子头上砍去,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零战”。经过高速经济增长,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

    第六节战后复兴

    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经济崩溃,殖民地丧失,不能从殖民地输入粮食和原料。1945年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23,粮食危机一直持续到1948年。人均纤维供給量到1949年不足战前的14,只有1kg程度。由于遭受空袭,大量住宅被摧毁,1948年时点,80东京市民没有自己的住宅。

    1946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只有战前的31图5。粗钢产量由43年的765万吨到46年的万吨。棉丝由37年的72万吨到45年的23万吨。煤炭由41年的5647万吨到46年的2038万吨。除去武器和军舰,和平国富损失了14。

    图5工业生产指数

    在一般的印象中,日本从废墟中复兴。实际上,工业设备大体残存,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战争破坏。重化学工业基本保持了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的水准。纤维等消费品工业损失比较大,主要不是因为战争,而是转向了军需生产。和其它国家相比,日本的工业设备残存率非常高,只是由于外国贸易中止,原料输入事实上停顿,使生产大幅度下降。

    为了从战后的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1946年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现在日本经济企画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