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分钟才能把它写出来。所以,如果我们再等稍长时间10600年就够了不仅恒星将消失,而且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除中子星和黑洞外,也都将蜕变成最终的核尘。最后,星系将一起消灭。太阳也将变得黑暗无光,物质发生分解,因此,这时生命c智能或文明会继续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将是不可设想的这真是一个冰冷c黑暗和孤寂死亡的宇宙。

    但是,宇宙需要永远膨胀下去吗如果我站在一颗小行星上,并向上抛掷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将离开这颗小行星,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小世界上没有足够的引力能把石头拉回。如果我从地球表面,抛掷同一块石头并用相同的速度,这块石头自然会返回并落到地面,这是因为地球实际存在的引力作用所致。但是,同一种物理学应该适用了作为整体的宇宙。如果物质的量不到某个数值,那么,每一星系都将不受其他星系的引力吸引而逐渐离开,宇宙的膨胀也将永远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超过某一临界质量,膨胀将最终缓慢下来,而我们也将从宇宙永远膨胀下去这种颓废的目的论中拯救出来。

    那么,宇宙的命运将如何呢为什么一个观察者不会看到膨胀最终将被收缩所代替,即各星系会缓慢地,随后又以一直增加的速度彼此接近,各星系c世界c生命和物质发生急速的碰撞而一起遭毁灭,直到宇宙中的全部结构最终遭到破坏,而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转变成能量为止:宇宙不是以冰冷和孤寂告终,而是以炽热而又稠密的火球结尾。很可能这个火球会重新活跃起来,导致宇宙的新膨胀,而如果自然界的规律依然相同,则也将导致物质的新形式,一系列新凝聚成的星系c恒星和行星,以及生命和智能的新进化。但是,来自我们宇宙的信息,不会慢慢地传给下一个宇宙,因此,往好处说,这样一种振荡宇宙学,说明宇宙既是永不停止的膨胀,又有一个确定的和萧条冷漠的终结。

    具有永远膨胀的大爆炸和振荡宇宙学之间的区别,明显地与物质存在的量有关。如果超过了物质的临界量,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振荡着的宇宙中。否则,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永远膨胀着的宇宙中。膨胀的时间以百亿年计是如此之长,以致这些宇宙学问题,并不直接影响人类的利害关系。但是,对我们的自然观c宇宙之命运以及如果眼光放得稍远一点也包括我们自己,则具有最深远的意义。

    1974年12月15日出版的天文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科学论文,文中以一系列范围广泛的观察证据,论述了宇宙是否将继续永远膨胀下去“开放”的宇宙,抑或它将作为振荡的无限系列的部分而逐渐地变得缓慢并重新收缩“封闭”的宇宙的问题。这篇论文是由j理查德哥特第三jriesegunn,以及戴维n施拉姆davidnschra和比阿特丽斯廷塞列beatricetsely合写的,前两位当时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后两位当时在得克萨斯大学。在他们的论证中,有一条是审查了对已作了充分观察的空间区域“附近”的星系内和星系间的质量所作的计算,并外推到宇宙的其余部分;他们发现,没有足够的物质能使膨胀缓慢下来。

    普通氢具有包含单一质子的核。重氢,又名氘,具有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核。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一架取名“哥白尼”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测得恒星间的氘量。氘必须在大爆炸中产生,其量取决于宇宙早期的密度。宇宙的早期密度与宇宙现今的密度有关。“哥白尼”发现的氘量暗含了宇宙早期密度的值,并已提示出,目前的密度不足以阻止宇宙永远膨胀下去1。而所说的就是哈勃常数的最佳值哈勃常数规定更遥远的星系比我们附近星系退行速度快多少这与我们前面所述相一致。

    哥特和他的同事们强调指出,在他们的论证中可能会有漏洞,强调这种论证或许有可能以一种我们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