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义和理智的刚强是欧洲教育的表征。他厌恶这种枯燥无味机械式的教育方法。“我宁愿忍受各种惩罚而不愿学习喋喋不休地说出的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爱因斯坦总是深恶痛疾教育c科学和政治中的那些僵硬的训导者。

    五岁那年,他被一个罗盘的奥秘而吸引。后来他曾说过,“我十二岁时,遇到了完全不同性质的第二大奇迹,那是在一本讨论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的小册子中看到的。这本书中有许多断言,例如,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却能很可靠地加似证明,以致任何怀疑看来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深刻印象”。正规学校教育只会妨碍这些沉思默想。爱因斯坦在谈到他的自我教育时写道:“十二岁到十六岁,我使自己熟悉数学基础以及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找到了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却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它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科学的现代通俗作家可以从这些话中得到某种安慰。

    他的教师似乎没有一位认识到他的才华。在慕尼黑,德国大学预科学校,这是一所该市首屈一指的中级学校,一位教师告诉他:“爱因斯坦,你决不会有任何成就。”十五岁那年,有位教师曾强烈提议要他离开学校。这位教师说,“爱因斯坦留在班上会损害我这个班级的荣誉”。爱因斯坦爽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并在意大利北部流浪了好几个月,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从一个高级中学中途退了学。综观他的一生,他不修边幅。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而不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依然象个十几岁的孩子,守旧的人几乎确实把他叫做hippie嬉皮。

    然而,他关于物理学的好奇心和关于自然宇宙的惊愕很快克服了他对正规教育的嫌恶,而且他没有高等学校的文凭而向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申请去那里工作。他没有被批准参加考试,而进入了瑞士的高级中学以补习他原来所拉下的课程,第二年才被准许进入联邦学院。但他依然是一位平凡的学生。他厌恶指定的课程,不去课堂而试图追求他真正的兴趣。他后来写道:“在这里当然事实上被禁锢了。为了应付考试,你不得不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塞在自己的脑袋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这些东西”。

    他支撑到了毕业,只是因为他的亲密朋友马塞尔格罗斯曼rann一直参加了他的班并与爱因斯坦共同使用他的笔记。在格罗斯曼逝世许多年之后,爱因斯坦写道:“我记得我们的学生生活。他是一位无可责难的学生,而我自己却不守规矩而且是一个梦想家。他与教师们友善相处,诸事都能理解;我则是被社会所遗弃,被人不满且少为人爱随后我们的学习期满我突然被所有的人所抛弃,生活刚开始就失了业。”他由于得到格罗斯曼的笔记,才使他从学院毕业。但是,他在回忆为了毕业考试而学习时写道:“对我也有着一种阻碍作用我发现对任何科学问题的考虑,对我来说,整个一年都是很不愉快的现代教育方法还没有完全扼杀探究的神圣好奇心,这正是少有的奇事,因为这株纤小的植物最需要的除了最初的刺激之外,就是自由;没有自由它的确将被毁灭我相信,如果谁能用鞭打强使一只动物连续地去吃食物,不管它饿与不饿,那么,他就甚至能剥夺掉它所固有的贪婪兽性”。应该说,爱因斯坦的这些话,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科学高等教育的人无疑是一剂清醒剂。我不知道许多潜在的爱因斯坦们通过竞争性的考试和强迫吞食许多课程而怎样被永远地丧失掉了勇气。

    在以临时性工作支持他生活以后,谋得了他想要得到的地位,爱因斯坦进了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成了审查专利申请的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