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空间远近的距离,不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年龄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的聋盲,不能证得智相呢假使是由于不能感觉自他等共同性相的同异,而不能证得智者,那就不应该说是智,而是无智,因为他连这些事都不能证得啊假使是由于被自他等种种性相所隐蔽,而不能证得智者,也只能说是无智,而不能说是智。因为能明照一切,才说是智,并不是不能明照一切的也算是智啊假使由于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或远近距离c老小聋盲等身心诸不健全的关系,不能证得智相者,应该说是根本无智,因为也有许多事是智所不能证得啊”佛说:“我不像你所说,这样便是无智,那样才是智,但出不是说这些就不属于智的范围,我不会这样含糊隐约其辞的。在妄想分别和攀缘执著的妄心现状中,是不能求得智慧实相的。这些都是妄心的设施量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但能自觉内证都是自心现量,了知一切外物之性都是非性,究竟是有或是没有,事实上都不可得,与其了不可得,所以在内外一切境界上,智慧朗然,幻影不生。由此顺着三解脱门而证觉所谓智,也是不可得的。这不是像普通人以妄想分别,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有性c无性的虚妄习气之中,以推测智相的实境,认为这样才算是知道了智,那样却不是知道智。所以人们对外界一切境象,寻求性和无性等的妄想不断发生。却不自知都是自心现量所形成,却说那是我和我所的各种状态。而且加以执著,不能自觉内证自心现量,却推测智相而生起许多妄想,由于用妄想心以求智,所以观察外性非性而不可得,就堕入断见之中,认为根本没有自性了。”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首偈语说:
有诸攀缘事。智慧不观察。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
这是说:在有妄想分别的攀缘状态中,观察智慧实相,说这是智那不是智等等,都是妄想者所说,并不是智的实相。
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障碍及远近。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而智慧不生。而实有尔焰。是亦说邪智。
这是说:如果说因为自他同异等性相的分歧,或是被物质所障碍,以及远近距离所阻隔,才得不到智相,这些观念,都是邪见。还有认为是因年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不健全的关系,而明照一切的智慧境界不生,这也是邪见。
复次大慧,愚痴凡夫,无始虚伪,恶邪妄想之所回转。回转时,自宗通c及说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现,外性相故。著方便说,于自宗四句,清净通相,不善分别。大慧白佛言:诚如尊教。唯愿世尊,为我分别说通及宗通。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二通。来世凡夫声闻缘觉,不得其短。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c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谓我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宗通和说通的意义
佛说:“大慧啊其次,愚痴凡夫们,被无始以来的虚伪妄想所迷转,所以就不善于了知宗通和说通的真意,而迷著于自心所现的内外性相,执著方便之说,对于自宗四句注三十九的清净通相,就不善于分别了。”大慧问:“诚如尊教,惟愿您为我解说宗通和说通之相,使我和其他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善于了解二通,不致堕入凡夫c声闻c缘觉们的妄知邪见。”佛回答说:“过去c现在c未来的三世如来,有两种法通,就是说通和自宗通。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