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者们,认为人身就是生命的根源,形体化去,生命也就随着化去了,这属于无记论的范围。因为他们愚痴无智,不知道生命最初的因,所以走入了无记论的范围,这当然也不是我所要说的了。我所说的,是要离能生和所生的现象,以及远离妄想分别心的能所。我哪里要用置答来阻止他们的理论呢大慧啊如果执著另有一个能生和所生的现象,始终不肯放下,他若不知道能生都是自心真如的现量,我就会阻止他,或者置而不答了。佛以四种记论见下偈中为众生说法,置答是阻止无记论的一种方法。我经常对你们说:这是用在善根还未成熟的人,假以时日,等到他们善根成熟后,才为他们说法,所以有时才会置答。

    宇宙万法无主宰非自然的道理

    其次,大慧啊宇宙万有的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的,离了因缘以外,就根本无性。因为没有一个作为主宰的造物者的存在,所以从形而上的本体自性而言,我说一切法本自无生。因为切法的自性,本自没有体可得。如用自智自觉,观察诸法的自性体相,毕竟性空而不可得,所以一切法本自无生。为什么呢一切法既不可以把捉而来,也不可以把捉得去。只因为自他妄念,想要将它把捉而来,但它却无所从来,想要将它把捉而去,但它却无所从去,所以说一切无可把捉,离了来去。可是为什么我又说诸法本自不灭的呢因为形而上的自性,本来就没有实相可得,所以说,虽然有现象的灭,但形而上却空无自性,本自不灭。但为什么又说,一切法无常呢因为缘起的现象,本来没有经常存在的可能性,所以说它是无常的。然而为什么又说一切法是常的呢因为现象缘生,形而上的本体,毕竟性空无生。一切现象缘起缘灭是无常的,而自性本空却是恒常的,所以说一切法性空是常的。”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语说:

    记论有四种;一向反诘问。分别及止论。以制诸外道。

    这是说:佛法的论理,有四种方法。那就是直答c反问c分别和置答等四种。佛是用这四种方法,以制服一切外道们的邪说。

    有及非有生。僧伽毗舍师注见下文解中。一切悉无记。彼如是显示。

    这是说:数论注三十一学派与胜论注三十二学派等,他们大抵那是说:有生于无,无能生有。这些义理都是无记论,都不是真理。

    正觉所分别。自性不可得。以难于言说。故说离自性。

    这是说:佛是大智正觉者,于无分别中分别宇宙万有,一切法的自性,都没有实体可得,也不是言语思想可以形容的,所以说是无自性。

    凡是善于说法者,必须能建而又能破。此是因明和逻辑l一gic的共通原则。破是辨驳不同于我的谬论,破其邪见执著,建是使他在真理之前低首,

    归依于吾所建立的宗旨。而最善于能破和能建的说法者,可谓人间天上,莫过于佛。佛具一切智,穷万法源。明宇宙万有的空无自性,无言语可说,

    离思议之表。却又须以此事明白告诉众生,必须要在不可说中,用各种方法说出其中的道理,使人们在可思议里,达到不可思议的超脱境界。所以在这里说了一切法如幻,破一般论理思辨的执著以后,跟着又说出名句形身的要义,和表明吾佛说法的方法。如果人们对此了然于胸,就可以知道佛说一大藏教的组织方法,同时也可以了然后世诸善知识接引后进的妙用了。即使不是学佛的人们,懂了这个道理,对于思辨义理文字的写作和讲说,也应该有很大的进益。

    注三十一数论:迦毗逻仙所造之穹,又名金七十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以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

    注三十二胜论:呕露迦仙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为空间的唯物的多元论也。别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为本体,德为属性,业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