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温补学派实际均是对易水学派的发展。故后人赞刘完素c张元素:“刘c张既出,则轩歧之法截然而归正。”李杲随张元素学医数年,尽得其传而归。其后瘟疫流行,有一种俗称“大头天行”的传染病,死人最多。李杲循经探源,制定一方,经治多人果然疗效甚著,于是便将处方刻印张贴或散发到各地,人们使用后都很有效。当时人以为必仙人所传,遂刻碑永存,这就是今天仍在临床应用的名方“普济消毒饮”。李杲生活的南宋时代,正值金c元混战,兵祸c天灾c疾病使百姓生活极不安定。饥饿劳碌,动荡的社会环境,成为产生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客观条件。他认为人以脾胃为本,脾胃受伤,元气就不能充沛,百病则由此而生。造成脾胃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饮食劳伤c劳疫过度c七情所伤。他在治疗疾病时,擅长以补脾胃为基础,分别补上c中c下三焦元气。因此被称为“补土派”的宗师。名医王好古原与他同时师从于张元素,后来又从他学医,说明当时脾胃学说很为当时医家膺服,而后世名医家也都给予他的学说以很高的评价,曾有“外感宗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李杲的传世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c脾胃论c兰室秘藏c医学发明等,他所创制的一些方剂至今应用仍非常广泛。
朱震亨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因其居处有丹溪流经,故晚年人们尊称他“丹溪翁”,后世遂以朱丹溪称之。朱氏世代为儒,他天资聪慧,六岁即能作诗赋,时人视为“神童”。早年治举子业,30岁时,因母病而众医束手无策,遂有志于医。自学素问三年,有所领悟,遂亲自为母调治二年,母病渐愈。因而追忆父亲c伯父c叔父c妻子都是因时医误治而遭不测,心情十分沉重,更坚定了钻研医学的志向。他曾出游寻访名师,历时五年。后闻罗知悌学识渊博,于是诚意登门求教,竟被拒之门外。罗知悌,字子敬,号太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得刘完素弟子荆山浮屠之传,而旁通张从正c李杲二家之说。然恃能厌事,性情褊〔bian扁〕狭,很难相处。但朱诚意仍笃,竟站立门外三月之久,遭叱骂五七次,雷雨交加也并不动摇。罗深受感动,又知他已有医名,迎入后见他的确气度谈吐不凡,才收为门下。罗知悌将刘c张c李三家之说传授震亨,以内经的理论作为评断是非的准则,给朱震亨分析诸家学术要旨。朱震亨尽得其学而归,后经多年刻苦探究,勤奋地实践,创“相火”c“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病重视滋阴降火,卓然自成一家,被人们视为“滋阴派”的开山。朱震亨曾师从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谦,专攻朱子宋大儒朱熹之学,因此理学素养是很深的。理学是一个哲学流派,“阐释义理而兼谈性命”。朱震亨是将理学与医学理论结合的第一人,这些从他的医学著作中有所反映。后来理学对医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明c清时期此风最为显盛。他的养阴学说认为人的阴精即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难于形成,又因为无涯,而使人体常呈现阳常有余c阴常不足的状况。阴不制阳,使相火易于妄动,更损耗阴精,所以主张在生活中要节欲,在治疗上重视滋阴降火。这一学说问世后,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至今日本尚有丹溪学社,可见朱震亨的学说600多年来对日本汉医的影响也是很深的。他的著作很多,署名朱震亨者有30多种,其中包括门人整理成书的,也有个别的是后世托名之作。他的著作中以格致余论和局方发挥影响最大。朱震亨弟子很多,最有成就者当推王履字安道,著有医经溯洄集等,戴思恭字元礼,著有证治要诀c推求师意等,二人均以医术擢用于明初。
第七节医药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璧。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的居处瓦硝坝今蕲州镇是两湖和莲市湖交界处,故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