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胃阴不足多呈干呕。

    4c呕吐兼症

    1外邪呕吐多伴有寒热,头痛。重症时起病急,有高热,神昏等症。

    2食积胃脘呕吐多伴有嗳气厌食,脘腹胀痛,苔浊腻,脉滑实。

    3寒饮停胃呕吐多伴有脘部痞满,有振水音,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

    4痰瘀阻胃呕吐多伴有胸膈阻塞疼痛,逐渐不能进硬食,后期明显消瘦

    5肝胃不和呕吐多伴有胸胁胀满疼痛,嗳气食少,苔薄,脉弦。

    6胃气虚弱呕吐多伴有胃痛空腹则剧,得食则减,喜热喜按,苔薄白,脉细。

    7胃阴不足呕吐多伴有病程长,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5c妊娠呕吐的区别:妊娠早期孕妇常有轻度恶心呕吐,多发生妊娠六周前后,症状逐渐加剧。孕妇不能进食甚至空腹时也有呕吐,如呕吐严重以致妨碍饮食而使孕妇发生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与上述呕吐从病史c病症上不难区别

    十一泄泻

    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腹痛或不痛,但无里急后重或脓血的病变称为泄泻。又称“腹泻”。泄和泻的含义有所不同,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因二者病因病况相同,所以临床多合称为“泄泻”。内经称为“泄”又有“漏泄”,“洞泄”c“飱泄”c“注泄”等称。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c胃c大c小肠,但以脾为主。病因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胃功能障碍则升降失常,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以致小肠清浊不分,水谷不别,并走大肪而致泄泻。

    鉴别要点:泄泻的临床辨证,从病邪的性质归纳可分寒热两类;从邪正相争的不同反应可分为虚实两个类型;从发病的具体情况分析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c寒热虚实的鉴别

    1寒热的鉴别:寒与热是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后的病理反应,感受热邪则表现为热证;感受寒邪则表现为寒证。

    1寒证:粪便清稀,全身有怕冷感。

    2热证:粪便黄褐秽臭肛门有灼热感。

    2虚实的鉴别,虚与实是邪正矛盾斗争的反应,邪盛而正气抗病力强则为实证。反之则为虚证。

    1实证:病势急骤,腹部胀满拒按,泻后痛减。

    2虚证:病程较长,腹痛隐隐,大便次数增多。

    2c急性与慢性的鉴别:一股来说急性泄泻大多属实属热,慢性泄泻大多属虚属寒。

    1急性泄泻:发病急骤,病起突然。

    1外感六淫,临床上常出现表证,如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楚等兼症。以泄泻清稀c肠鸣为主症。

    2内伤食积:可见脘腹痞闷,嗳气不食等兼症。以腹痛c肠鸣c粪便臭如败卵或完谷不化c泻后痛减为主症。

    2慢性泄泻:病程较长c体质差,抗病力溺。

    1脾胃虚弱:临床可见面色萎黄,神疲膝软,脉缓而弱等兼症。以大便时溏时泄,泄下不消化食物为主症。

    2肝气乘脾:多因情志抑郁或恼怒而发,临床可见胸胁痞满c嗳气,脉弦等兼症。以腹痛而泻c便色有时带有青色为主症。

    3命门火衰: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下作痛c肠鸣即泄或完谷不化,泻后即安为主症故又称“黎明泻”c“鸡鸣泻”c“五更泻”。临床常兼有腹部畏寒,下肢觉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无力。

    此外,如排粪次数虽有增加而粪便依然成形则称为假性腹泻。不属泄泻,应予其区别。泄泻与痢疾不同,痢疾有明显的里急后重且有粘随和粘液血便,这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