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电视传媒里相对资源垄断的c独特的c唯一性的节目。以常规节目为平台,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大型活动和主题晚会,创造出非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杨澜,湖南卫视的合作者,优秀的电视人,身体力行的慈善家,潜在的公益事业领袖,是大爱无疆的最佳主持人。相信她对此栏目的兴趣将使她宁愿舍弃天下女人。
湖南卫视杨澜大爱无疆=再抢先机再创辉煌”
后来的结果是,深圳速度名不虚传,很快深圳卫视就推出了栏目,只是一直没做火。
没火很正常,谢湘林说,资金投入不够,系统投入不够。电视观念不够新的话,这种节目很容易做成好人好事c煽情滥情。其实中国的慈善事业还有许多法律层面c操作层面的东西需要思考和争取,这也是谢希望栏目承担的责任。没承担起这个责任,你就没有影响力,没有话语权。
电视越来越是个系统竞争的问题,说着说着,感慨的谢湘林操起了魏文彬的调调。如果这个系统还不完美,起码你要有个完美的团队,否则做不成事。
2007年初,活动运营做得风生水起的王伟,邀请老师谢湘林加盟即将成立的海南天娱。征得欧台同意,谢湘林加入天娱,与过去生活频道及大当家的同事王伟c李卫c王谅c苏建华c易伟等人会合,在这里,他重新找到了激情并即将踏上创业的征程。
第四节 做大总管的艺术家:李卫有财
李卫跟王伟都是1973年出生的,属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共同的属相更容易了解和合作,他们从第一次共事开始,便非常默契。
从事媒体行业并不是李卫的初衷,从上初中时开始,李卫就已经对循规蹈矩的生活不大喜欢,搞教育的父母亲对这个过于调皮捣蛋的儿子有点束手无策,很为他小人家的前途担心。突然有一天,李卫午休前翻阅父亲收藏了几十年的画册,被画册上一个黑胡子男人德加自画像打动了,突发奇想,翻出纸笔,依葫芦画瓢,十几分钟便画完了,父亲发现后惊喜不已,知道这小子还有救。
李卫迷上了绘画,此后每日一张,全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的素描。父亲见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李卫兴趣不减,才让他系统学习绘画。李卫是湘乡人,旁边的湘潭出过一个齐白石,湘乡说不定会出个李卫。
李卫很顺利地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的装饰艺术专业。毕业后考研,改报广告学,导师是当时广美赫赫有名的应梦燕老师,自认为考得不错的李卫运气差了一丁点,因为差9分而落榜。李卫一度很失落,觉得自己是个绘画艺术上的逃兵,直到他来到长沙,进入湖南广电。李卫从来都是自信的,知道自己的积淀还在,自己的悟性还在,相信自己可以在电视行业闯荡出一片天地。
在电视台,李卫从最底层做起的,当过编辑c摄像c导演c做过导播c舞美c也搬过道具,分过盒饭,这一切的一切李卫都觉的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他觉的电视是门很细腻很繁琐的综合艺术,需要有创新c有条理c有责任,是非常精美的“快餐文化”。
1998年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领导谢湘林。那时候谢湘林是湖南生活频道总编室主任,招兵买马,把李卫招到总编室,专做频道电视剧宣传炒作之类的事情。那时王伟也在总编室,做收视率调查。后来谢湘林创办了一个栏目,叫大当家,把总编室的李卫c王伟,节目部门的王谅等人拉来,兵强马壮,把那档大当家做的很红火。
创作初期,他们一起天天研究当时台湾很火的由曾国诚和陶晶莹主持的恋爱讲义,从结构c选题c包装c主持人风格c音乐c节奏c舞美c道具分析,量身定制符合本土特色的大当家,主持人定为潘峰c贾芳,录制样片当时只花了不到两千块钱,而且样片很快就通过了,牛皮不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