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认我性格中有八卦和泛娱乐化的爱好,我不希望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和剑拔弩张,让我们轻松一下,引用一下网友“粽子有点好玩”在“新浪财经”转发董伟文章后面的留言:

    两个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

    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着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我得申明我没有影射攻击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的意思,他们对其他利益方的获利估计精准度我不知道,我只能欣喜地告诉读者,他们对旧天娱传媒2005年度在“超级女声”项目上赚的钱,估算得还是对的,我找王伟求证,被他证实相差无几。

    在后面的章节我会告诉读者,这些钱没有两年就又被他们亏损出去了。

    第五节 “老外”眼里的“超级女声”

    苏建华看到2005年那一届的“超级女声”的时候,正好在加拿大读书,他学的专业是电影和音乐经纪。他是因为对湖南广电太失望才出国的,那时已有将近5年没有关心过湖南广电的任何消息了。

    但突然之间,在海外华人的媒体里面,电台c报纸c网络,到处都充斥着“超级女声”的消息。天娱传媒如此之火,“超级女声”如此之火,让他不可能视而不见。本来互联网上就有,但苏建华还是想看dvd,觉得这样有质感一些。他和谢湘林曾经是湖南电视台专题部的同事,两个人关系很好,在他出国以后仍然一直都有联系,他就打电话给谢湘林,让他一定要给他搞套碟来,然后谢湘林就用特快专递寄了一个2005年“超级女声”8进6的比赛实况。收到碟的当天下午没课,他就呆在家里看碟。

    苏建华一连看了几遍。到底看了几遍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清清楚楚地记得看最后一遍时已经差不多凌晨一点。就那么反复看。从那天中午拿到碟之后就不断地在看,中餐没吃,晚餐也没吃,他似乎忘了什么叫饥饿。

    我无法理解他反复看同一张碟片的动机是什么。

    苏建华说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动,一种很大的感动,这种东西别人可能无法理会。他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己身处异乡有关。应该有,又似乎不全是。毕竟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想过家乡的这么多事情。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而且是一个看了让他感动的东西。

    苏建华觉得最打动他的就是真诚。

    本来他对中国电视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节目不真诚,永远透着虚假。要么是一种官样文章的腔调,要么是经过“编导”了的矫揉造作。越不真诚,他就越不喜欢。但是湖南卫视的这个东西让他看到了非同一般的真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