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超级女声”虽然不是最火的,但全国的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四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至于收视率,绝对全国第一。
我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初涉商海的王伟已经开始显露他的商业才华,如果说他忽悠湖北同行和宾馆老总的劲头,还只是显露了他节约成本的“邵东农民”我们熟悉的舞美师在某篇博客上送给王伟的“雅号”,王伟老家邵东是全国有名的中草药药材集散地之一式的狡黠,那么,他在事业进取时面对挫折的执着与坚持,则表明他已开始具备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按照王伟的说法,那一年湖南卫视在“超级女声”项目上没有赚钱,当然也没有亏钱。他是这样给湖南卫视算账的:因为2004年的“超级女声”没有找到冠名企业,等于失掉了一个大头。但收视率上来以后,中间插播的广告明显多了,而且应该涨了价,比如说原来卖5000一条c15秒的,现在卖1万,原来只能卖出一分钟的,现在能卖出五分钟。王伟也说,其实这账算到这种份儿上已经不好算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湖南卫视2004年在“超级女声”亏了钱的话,它一定会半途而废,因为湖南卫视的主要赢利模式就是通过节目的收视率卖广告。何况那一届已经开始短信投票了,那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利润增长点。
在我的要求下,王伟详细地解释了短信投票的盈利模式:他们当时找了一个sp运营商,也就是短信运营商。有关当事方的分工是怎么进行的呢三位一体,电视台是内容供应商;sp是运营商;电信,就是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是平台提供商c网络提供商。湖南卫视以滚动字幕或主持人现场吆喝的方式,发动大家投票,赚的钱由三方分配。王伟他们想得很周到,在几个分赛区,均与当地的sp签了合同,而且是排他性的,但与他们合作的当地电视台,发现短信投票可以赚钱之后,便耍起了小聪明,就是另找一家sp,搞与王伟他们提供的内容不相冲突的竞猜活动,不搞给选手的投票活动,而是发短信猜今天谁输谁赢,听说也赚了不少钱。
短信投票不是自“超级女声”始,2002年中央电视台就曾经用它来评选优秀节目,只是因为未能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而规模偏小,“超级女声”把它推到了极致,以至一段时间被怀疑已被商业操纵而影响了投票的公正性,后来有关部门干脆叫停了电视选秀节目的短信投票。
这事证明了一点,就是商业气息总是无孔不入的。
如果说这种说法尚有贬损的嫌疑,我倒愿意换成另外一种更中性的说法:商业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新的利润点被开发的同时,从来不会停止它的脚步,一定具有被再开发的可能,直到派生出新的商业机会,而把所有这些利润点合理地串联起来,便可以组成或大或小的产业链。
短信投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这之前,电视台的主要盈利模式始终在收视率和广告之间打转转,从“超级女声”开始,两点一线的格局被打破,一条崭新的品牌流水线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性,即使短信投票后来被行政干预掉,它撕开的口子却足以让商业的洪水汹涌澎湃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