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状态,持续减低震动而至冥想般的阿法alpha状态,然后到达赛塔theta范围的各种境界。赛塔是催眠状态,而非睡眠。当我们睡着时,进入的是最后的达塔delta阶段,此时来自大脑的讯息便会掉进潜意识里,藉由梦境释放出来。在赛塔的阶段,我们的意识并非毫无知觉,因此得以在所有记忆管道开放的情况下,收发讯息。
一旦进入催眠状态,人的下意识会逐字记录所看见的景象和听到的对话。当事人在回答问题时无法说谎,但是有可能会误解下意识的所见所闻,就如同意识清醒时会发生的情况一样。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就算亲眼见到了,还是难以让自己信服。
有人批评说,被催眠的人会为了迎合催眠师所提议的理论架构,而去捏造记忆或产生偏颇的回答,我认为如此一概而论是不对的。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看待每个案例就像初次听闻一般。就算当事人能够克服催眠的程序,却蓄意建立对灵界的幻想,或对死后的生活抱有天马行空的假想,我也能很快发现这些回答和其它案例不一致。我学到一开始便小心盘问的重要性。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人会虚构自己的体验来取悦我。事实上,催眠状态下的当事人从不曾犹豫来指正我误解了他们的叙述。
当我的案例增多,我经由错误和试验发现依照适当的顺序和措辞去询问关于灵界的方法。处于超意识状态下的当事人,并不会很主动地提供灵界中灵魂生活的概括。特定的门还需要特定的一组钥匙。总之,既然哓得催眠过程中何时该去打开某扇门,我也能以娴熟的技巧进入脑中的内存,以便到达灵界的不同地带。
当我对各个阶段的控越来越越有信心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不介意类话题,进而愿意跟我讨论对于来世的看法。在我的案例中,有些当事人对宗教非常虔诚,也有一些人对灵魂这类事没有特别的信念,多数人则介于之间中立的立场,顶多持有个人哲学的包袱。当我更深入研究后,最令我震惊的是一旦当事人回到身为灵魂的状态下,他们对于有关灵界问题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甚至用一模一样的口头禅和图象描述灵界的生活。
即使如此,我并没有因为这么多的同质性而停止钻研。我继续尝试去证实当事人对于灵魂参与特殊活动的叙述。有些案例的叙述存有较多的差异,但那多半由于灵魂境界的发展关系,而非当事人因为本身角度的不同,看待灵界的方式也不一样的缘故。
这项研究的进展其实慢得令人痛苦,但是随着案例逐渐增加,关于灵魂所在之永恒世界的雏型于焉形成。我发现关于灵界的想法与地球上人类对于宇宙定律的信念息息相关。这些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人所组成的观点,得以说服我去相信他们的陈述。我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我发现人死后去的地方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场所,也因此不由得感谢这个关于生命和灵界的宏伟设计。
当我思索展现研究成果的最好方式时,我决定直接以个别案例的陈述,让读者评估当事人回想灵界的过程。我选了几个代表性的案例,其中有我和当事人之间的对话。案例里的证言都是从我催眠中的录音带撷选出来的。本书并不是要以当事人的前世作为主要内容,而是记载与每一世相关的灵界经历。
对于那些难以接受非物质性灵魂之观念的读者来说,头几章所提到的案例解释了灵魂如何存在,以及他们活动的方式。因为版面有限,又为了给读者一个循序之灵魂活动的介绍,因此或多或少简化了每个案例。本书的章节排列方式是为了呈现灵魂从进入到离开灵界的一般程序,同时结合其它有关灵魂的信息。
我从众多当事人身上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搜集与研究,以便了解灵魂自死后到下一回转世之间的行程。起初,我很讶异有些人即使经历过无数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