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离开长安,将在何处何时会师”

    皇后哽咽回答:“倘若天不亡我大顺,事情顺利,逢凶化吉,预计几个月后在湖广会师。”

    尚炯说:“臣担心敌人占领长安以后,会穷追不止,使我军无处立脚。湖广前有左良玉,盘踞武昌;在均州c郧阳一带还有王光恩兄弟,死心同我们作对;后边又有胡人的精锐大军,乘胜追赶”

    一个宫女进来禀报:“内廷教师邓夫人已经来到,等候传见。”

    尽管高桂英同邓太妙有君臣之分,然而她一向只把邓太妙作为师傅看待,不作为女官看待,对邓太妙十分尊重。今晚本是她将邓夫人紧急宣召进宫的,此时却忽然不想接见了。因为她的心中压着不免亡国的不幸预感,十分悲痛和焦急,许多往事,许多问题,一古脑儿涌上了心头。最使她不能不后悔的是破了长安之后,连她自己也糊涂了,好像天下已经定局了。那时听说李岩不赞成急于去攻占北京,主张先把河南c湖广c陕西c山东c山西各地治理好,一二年以后再攻取北京。可是皇上一意占北京,听不进别的意见,李岩自然也不敢多言,致有今日南征北战了十七年,竟没有一片立脚之地她想同尚炯c王长顺二位老伙伴谈一谈她心中的话,却没有时间了迟疑片刻,她抬起头来说:

    “老神仙,长顺,咱们以后说吧你们快回去,晚饭以后带着你们手下执事官员c亲兵c仆人速到紫禁城后门等候,随我离开京城。”

    二人跪下磕头。王长顺临出坤宁宫正殿时,突然忍不住痛心地哭了起来。高桂英心中也十分难过,深深地叹一口气,随即将泪揩去,向宫女们说:

    “请邓夫人到偏殿谈话。”

    高桂英走出坤宁宫正殿,忽然一阵冷风从宫院中刮过,檐际铜铃发出纷乱的叮咚声,同时鹅毛般大雪片猛扑到她脸上,她不由得自言自语说:

    “偏遇着这样天气”

    一进偏殿,正在肃立恭候的女诗人邓太妙立即跪下接驾。她将邓太妙搀起,哽咽说:

    “邓夫人,今晚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今晚只作一家人随便谈几句话,免了君臣之礼吧。”

    邓太妙等高桂英面南坐下以后,又跪下叩头。高桂英说道:“我已经吩咐过,今晚免了君臣之礼,你怎么又要行礼”

    邓太妙说:“正因为今晚君臣相别,所以巨妾必须行礼,不忘厚恩”

    高桂英说:“快点坐下,今晚时间无多,说几句话你就应该出宫了。明日你必须离开长安,已经准备好了么”

    邓大妙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臣妾已经准备停当,姜家文府也算是长安名门世家,并不缺少钱用。目今国家十分困难,蒙皇后陛下差人赏赐纹银千两,臣妾不敢不受,心中十分不安。今日臣妾接到赏赐的时候,已经望阙谢恩,现在来到皇后面前,容臣妾再一次叩谢皇恩。”说毕,她立刻重新来到皇后面前跪下,连连叩头,伏地呜咽。

    皇后流下眼泪,说道:“你起来坐下吧,我还有要紧话对你嘱咐。”

    女诗人站起来又拜了三拜,然后侧身归座,低头流泪不止。

    皇后揩去眼泪,说道:“前年十月间我同皇上来到长安不久,礼聘夫人为内廷教师,转眼一年多了。我们君臣相处,如同家人。不幸国家有难,今日不得不同夫人分手,但愿一两年后国运转好,重回长安,我们重新相见。”

    邓夫人站起来硬咽着说:“前年蒙皇上和皇后两陛下特降思礼,命臣妾为供奉内廷,不惟使臣妾得保一身名节,且使臣妾每日出人宫禁,恭侍皇后与公主读书,得享无上宠荣。倘先夫文翔凤九泉有知,亦必含笑感激。不料吴三桂勾引胡人人关,致有今日之祸。然而自古国君蒙尘,重振中兴大业,史不绝书。胡人一时猖狂,正所谓蛮夷猾夏,断无长久窃踞中国之理。请皇后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